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诗经》和《楚辞》自古合称“风骚”,实则开创了两大完全不同的文学传统。《诗》着重于现实,是儒家诗教的工具;屈辞则重幻想,是作家主体情志的充分体现。比较而知,《楚辞》形成的文学传统实则超越了《诗经》的大雅、正声传统。无论是在创作方法,还是在文学语言,或者是意象营构等方面对后世文人及其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都要超越《诗经》。尤其是在当前传统文化式微、西方各种学术流派占据话语强势的时代,重新认识楚辞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民族广播工作的实际,推动民族广播宣传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全体民族广播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机遇,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23.
浮力在某些问题中会表现出保守力的特点来,如果我们类比势能的引入思想来引入一个浮力势能的概念来,无疑会在这类问题的处理上大大地简化过程.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势函数发展演化的历史出发,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概念从数学向物理,从一般理论到具体应用的过渡,通过结合史料与现代教材概念的类比分析最终引出电势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5.
《怀疑论美学》是一本呈现颠覆和创新双重意义的美学著作,它以怀疑论作为思维工具,对传统美学予以解构,凭借反思判断和诗意领悟寻找到自我话语,进而创建起一个怀疑论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26.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报道是中央电台2009年的重大宣传任务,对民族广播中心来说,今年的国庆报道更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政治任务。为此,民族广播中心调动民族之声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朝鲜4种民族语言节目和藏语广播,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做了充分准备和策划,以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为宗旨,组织系列报道、开辟专题专栏、举办征文和演唱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7.
一、对港澳广播的基本情况1992年10目1日,随着我国珠江口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投入使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增的第七套节目的电波开始覆盖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1993年8月,中央台新成立了第*套节目编辑部(后要8沟“华夏之声节目部”)。经过10个目的紧张着各,新的第*套节目于1994年6闰18日透晨5点以“中央人民广播电白华夏Z声”的呼号开始播啻、从此,中关人民广播电白又诞生了一套新的刑象性广播节自。华夏之声的节目方针是: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新闻办主体,以又乏科专题为两翼,为港澳同胞和…  相似文献   
28.
本文试图从二叶亭四迷小说的思想意义方面进行论述,对其批判性作一些剖析,以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二叶亭四迷的创作思想乃到日本明治社会的某些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9.
有这样一些人,来自不同的民族,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家人,为了一个梦想,一个让理想和信念腾飞的梦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北京,从事一个神圣而陌生的职业——民族广播工作。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中间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经返回家乡,有的仍坚守在岗位,而不变的是他们对党的民族广播宣传事业的拳拳之心和热忱,是他们为办好民族广播默默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30.
文学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是文学的灵魂。当代文学课程因其现时性和形象性等特征,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而可利用其资源,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和审美教育,使他们既关注政治局势、经济形势等现象世界,又追求知识、价值、信仰等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既关注本人、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和前途,又关心整个人类的精神状态、价值范式等,最终造就他们美满的人生乃至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