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壁画界面、实用性、模仿性、夸张变形、对称中求不对称、排列组合、动感和稳定感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敦煌壁画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2.
什么是自我? 给自我下个准确的定义非常困难,因为它必须反映人们对自我比较一致的看法,然而我们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函义是来自实质上难于互相交流和难于趋于一致的个人经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我们的个人经验中概括出某种东西作为自我的定义。Bannister和Fransella(1980年)实现了这一意图,其具体内容如下: 1、我们都意识到我们是独立于他人的,并依靠我们自己的意识。首先,可考察一下与我们自己和与他人交“流方式的差异。一般来说,与他人交流的  相似文献   
43.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1993年制定的《科技进步法》的修正案,标志着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的确立。新的《科技进步法》将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与修订前的《科技进步法》相比,这个修订案的特色有哪些?过去《科技进步法》实施不力的原因是什么?实施好《科技进步法》的对策有哪些?这些都是本期专题笔谈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4.
人性悖谬在文学中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世界存在压抑与反压抑,人类不能寻得二者之间的平衡而形成人性悖谬。卡夫卡的小说印证了由内在的压抑和外在的压抑形成的人性悖谬。但人性的悖谬开创了世界的美和爱,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国的《红楼梦》和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从正面或负面都体现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45.
在传统意义上科学活动主要旨在揭示自然规律即认识自然,而技术活动则旨在运用自然规律即改造自然,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活动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表现为科学发展面向技术运用和技术创新依赖科学进步,即日益呈现出科技生产一体化趋势,这多半是源于现代科学与技术活动的创造性与实践性的融合.本文试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就当代科技生产一体化背景下自然科学技术活动中法与道德的作用及其关系略施剖析.  相似文献   
46.
为了适应新发展阶段科技体系转型需求,探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演化规律,以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科技力量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演化”模型,梳理不同历史背景下,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上的演化路径,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建设视角,剖析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当前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不同历史阶段特征差异显著,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集聚方式的变化是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转型的关键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