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54篇
科学研究   15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9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整个教育实践中都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理论,在整个论述中都阐述了其教育心理思想,他每一教育思想的提出都是有其心理学基础的。正如陶先生自己所说:“教育之学术,非可独立存在。彼立于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各种学术之基础之上。”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心理学基础。一、“教学做合一”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论创造思维     
近几年来,创造思维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创造思维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研究创造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材,已成为许多科学、特别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关于创造思维的许多理论问题迄今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解决。现在,本文拟从创造思维与再造思维、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等两个方面,来揭示创造思维的性质、特点、结构及培养,不奢求全面地探讨创造思维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33.
中学生朋友写议论文有个常见的毛病,即论据与论点之间往往缺乏一种必然联系,或者说逻辑联系,结果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那么什么叫“必然联系”呢?对于没有学过逻辑学的青年朋友来说,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抽象,要把握它,还真不容易.所谓必然联系,就是指论据与论点之间有一种确定不移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联系,即论据应是一定能够证明论点的.这样讲  相似文献   
34.
教材弹性建设问题的提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基础,并在我国教材编制中经历了多种类型,引起学校教育观念的变化。我国教材弹性建设的发展在经历了艰难的政策、理论、实践探索之后,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一些困境,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对策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非智力因素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陶行知先生虽未直接提及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然而在他有关教育的论述中多次谈到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强调这些心理因素在学生学习、成才过程中的作用。文章还认为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有关非智力因素的思想和实践,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工作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6.
基于熵与自组织理论的突发事件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突发事件发生的原理实际上是各种社会能量因子尤其是负性能量因子无序涨落发生系统紊乱的结果,这一原理能够很好地解释SARS事件的发展过程。本文根据熵与自组织思想进行的深度研究,揭示了突发事件发生的熵增与负熵流矛盾运动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构建了突发事件前后的熵与自组织运动模型,深化了对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7.
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具有审美性质的音乐教育,目的不在于传授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技艺,而多从音乐欣赏、表现、表演来实践。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的激发他们对音乐乃至人生的热情,体验到超越自我、追求美好的快乐。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群体意识是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这是由高校学报本身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是学报读者的群体特征的要求,是克服编辑个体的局限性的要求。正确处理学报编辑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学报编辑的群体意识,对于加强学报编辑队伍建设,提高学报办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我是极不情愿地来到陆文隽的办公室前。他的女秘书一见我出现,立刻武装出一脸微笑.起身迎了上来.身体微微向前.甜甜蜜蜜地说一句:“姜小姐,陆总这次真的不在!不过,他吩咐我.请您在他办公室里等他。”  相似文献   
40.
杨思乐 《河南教育》2011,(12):39-40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这对高校设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设计教育如何在大众化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设计人才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