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骨干网和接入网两个部分。接入网是终端用户和骨干网络之间的连接部分。随着骨干网速度的快速提升,各种宽带接入技术开始涌现,而光纤接入,特别是宽带光纤接入辅以无线接入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2.
挖掘优秀工程师成长的关键阶段,识别影响工程师成长阶段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探讨中国工程师培养机制问题十分有益.本研究在对27位参与过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青藏铁路工程的优秀工程师进行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质性研究Nvivo8分析软件,探讨了优秀工程师成长历程的关键阶段及其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对于揭示培育优秀工程师的规律性认识,为未来卓越工程师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健全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语文新课改已经施行了几年,成绩和问题并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课改的体会是最真实、最敏锐的,课改之后语文的承载量极大的超出了学科的负荷,课堂和考试脱节,这是最大的症结,怎样在课堂中化解考试的压力和矛盾,怎样更有效,更务实的实施新课改,这是问题的关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24.
胡欣 《新闻战线》2012,(5):26-28
做内功,精心培育品牌,做影响,努力延伸平台。以品牌打造影响力,以经营运作凸显品牌。人民日报《新闻战线》创办于1957年,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成长为我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新闻业务刊物。近年来,《新闻战线》打造品牌,着力"做优"——做品质、做影响力。将危机意识转换成创新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寓指导性于服务之中,寓权威性于贴近之中;加强策划,丰富表达,既承继传统,更跟进时代。  相似文献   
25.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作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三大标志性的改革之一,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发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整体制度、监理取费、人员资质、建筑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建设工程监理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论文作者将结合这一情况展开讨论,并就如何破解瓶颈,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6.
美 妙的享受     
第一次知道理查德·克莱德曼是在3年前,那头漂亮的金发和那一曲《水边的阿蒂丽娜》,使我认识了这位来自法国的钢琴王子。3年后,当得知他要来上海举办音乐会的时候,便打定主意要亲眼目睹他的风采,聆听他那优雅流畅的琴声。真是天助我也,当妈妈拿着朋友送的两张音乐会的票时,我高兴得真想跳起来。7点15分,音乐会准时开始。  相似文献   
27.
“中国!中国万岁!”10·7之夜,一向憨憨的李玮峰出人意料地面对镜头狂吼。那时,他肯定觉得足球是自己一生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选择。足球,这个黑白的精灵也没有辜负李玮峰,它让他在24岁的年龄便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让他在24岁就能够成熟地面对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28.
交互式网络教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在网络教学实践和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在于论述交互式网络教学的教学特性,希望对网络教学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网络教学的交互关系,本文提出了群体控制模式的网络教学交互模型,分析了教师、学生、网络课件三要素之间的双向交互关系,并具体论述了这三个要素在教学中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网络教学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的优势.与传统封闭的教学系统相比,开放的系统是一个具有更强壮的生长潜力的系统,更适合现代社会要求和现代教育观点.  相似文献   
29.
胡欣育 《现代语文》2007,(8):111-112
中国古代产生了世界上无以伦比的送别诗,受中国伦理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送别诗可以说是“情”文化的送别诗,蕴含着深沉厚重的亲情、友情以及“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爱国情。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