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便于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精心选择结构性的探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材料之间、材料与探究学习内容及目标之间具有紧密且复杂的联系,因此教师对"材料结构性"产生了各种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2.
几个小点子     
自然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需要设计和制作一些教具来辅助课堂教学,我在教学中想出的几个点子也许对其它自然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氢气球的制作 在自然教学中要用到氢气球,实际上它的制作十分简单。 选用500ML的水瓶一个,在瓶中加入40~50克的锌粒,再在瓶中注入少量水,以浸没锌料为宜(以便生成的氯化锌溶化)。准备大一些的气球一个,往瓶中倒入约  相似文献   
23.
从内容、目标、学法、教法及课程结构等体系全方位解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小学科学课程,在指导教师教学行为建构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操作性、流程性和暗示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对学科技能目标的结构化、显性化标示,对教师迅速转变重智轻能的教学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4.
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使广大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活动热情高涨。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令人难以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影响了探究活动的健康开展。最突出的一个矛盾是对学生的行为的调控问题。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个的教学环节,然而当活动展开后,教师往往会对课堂失去控制力,看似轰轰烈烈的学生探究,却是有名无实。造成这一普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片面和机械理解。虽然很少有教师会认为科学学习只有探究一种方法,但是认为只有探究才是科学学习的正确方法,认为科学学习要千方百计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师不在少…  相似文献   
25.
为了便于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精心选择结构性的探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材料之间、材料与探究学习内容及目标之间具有紧密且复杂的联系,因此教师对“材料结构性”往往会产生各种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6.
在资讯高度发达、课堂评价丰富多样的今天,执教者、听课者、学生、专家加入了讨论的行列,使我们得以从更多元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行为背后的因果得失。现代媒体更使我们有机会获取丰富而多元的课堂评价信息,透过这些言论,我们得以走进当事者和旁观者的思想世界。  相似文献   
27.
案例及问题这是一位老师执教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3课《昼夜交替的解释》课堂教学片段:(学生观看太阳东升西落的动画。)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清晨太阳升起,傍晚太阳落下。师:太阳清晨从东边升起、傍晚又从西边落下的现象,我们叫它昼夜交替现象。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稍一迟疑间,已有几位学生在下边抢嘴:"地球自转"。老师点一位举手的学生回答。)生: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师:还有其他观点吗?  相似文献   
28.
谢小立 《小学教学参考》2009,(11):102-102,104
一、什么是单元起始课 单元起始课是指每个单元中,统领单元教学内容的单元起始第一课。在教科版全部八册教材的32个单元中,有22个单元的第一课起到了“向学生交代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和“向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的单元起始教学任务,如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寻访小动物》及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放大镜》。由此可见上好单元起始课在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9.
谢小立 《小学自然教学》2009,(5):M0002-M0002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推动力,但是,如何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多年的科学课教学经历告诉我,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30.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设外的事件,这些事件有些是有意义的,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生成资源,一类是无意义的,它们往往会干扰正常教学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导致学习活动出现"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