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主要探讨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成长,目前主要存在着内部成长、并购成长和网络化成长三种基本的企业成长方式和机制,它们分别对应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环境学派、资源依赖学派和集群理论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2.
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中的灰色土地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土地资源配置体制演进的视角分析了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过程,并利用收集到的土地违法案件的数据对灰色土地市场的现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993-1996年间,国有单位和集体组织是灰色土地市场的主体;1998~2002年间,非法占用是灰色土地市场上的主要违法行为,非法转让已成为灰色土地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产权模糊、利益分配不平衡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双轨制是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企业成长的知识结构模型及其启示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知识结构是剖析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调节的全新视角,是对现有企业成长理论的创新和深化。在知识结构演化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中,知识存量是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企业内外部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企业成长的真正机理。文章还认为增加知识存量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力资本流动自由度以及选择好产业领域,是促进我国企业快速持续成长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4.
利益相关者管理:新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贾生华  陈宏辉 《软科学》2003,17(1):39-42,46
“股东至上主义”是盎格努-萨克逊体系公司治理模式的核心,但由于它忽略了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从而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管理悖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则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在以知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情况对企业经营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抛弃“一切为股东利益服务”的经营理念,而应充分重视培育和发掘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恰当地满足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25.
吴波  贾生华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45-1852
 面对全球价值链锁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强调吸收能力对集群企业升级的关键作用。按照能力来自于经验的逻辑,从外部网络和内部创新两个方面认为开放网络为集群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新知识,拉动集群企业的知识吸收经验;战略先行意味着集群企业积极地进行新市场、新产品的开发,有利于推动集群企业的知识吸收经验;并且网络开放所提供的多元化的新知识为企业带来的新的成长机会,从而强化了集群企业的战略先行,因而战略先行成为影响“网络开放-吸收能力”关系的中介变量。利用浙江省5个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196家集群企业的实地调查数据,证实了网络开放和战略先行对集群企业吸收能力构建的积极作用,以及战略先行对“网络开放-吸收能力”关系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6.
企业间合作治理模式选择及其绩效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贾生华 《软科学》2006,20(5):20-24
按照“交易特征—治理模式—经济效率”的分析框架,梳理了企业间合作治理模式划分、合作治理模式选择影响因素以及合作治理模式选择对合作绩效影响等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认为合作治理模式选择对合作绩效影响的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