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伴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中国教育也走进了新时代,新的课程改革就是教育进入21世纪的标志。就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而言,也进入了攻坚阶段,本文想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谈几点思考,阐述如下: 一、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归还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群体伦理,作为调节类伦理、群体伦理和个体伦理三者关系的中间坏节.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它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对社会群体依赖作用程度的改变而改变.在人的自由需要不断发展的历史时期,群体伦理要想更好的发挥调节作用,理应向类伦理、个体伦理发展.这是有其现实依据和哲学依据;以及其客观化过程中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四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即个体不愿将社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所实际遵循的道德规范与传统整体道德相去甚远,社会道德越来越外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漂浮于现实层面的无根的浮萍。要化解这种紧张关系,就必须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成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它不是被动吸纳既定的社会的道德规范,而是能动地选择、建构个体道德系统,充分体现了个体道德建构的主体性;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终生努力的事业;它不是既成不变,而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道德建设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时期,其“实效性”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道德不仅不适应价值主体多元化的发展需要,而且也严重忽视了发展中的个体所应有的利益要求,使道德建设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深沉的感召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适然”道德。  相似文献   
15.
“老师,讲故事!”走进二6班的教室,刚准备上思品课,孩子们就冲着我异口同声地喊。我一愣,既而想起上堂课答应他们要讲个故事的。“好,先讲故事。”孩子们立刻坐得端端正正。我配合今天的教学内容《心中有他人》,讲起了《白羊和黑羊》的故事: “从前,有两只羊,一只  相似文献   
16.
在三年级时,我们班来了一位电脑老师。这位老师姓付,说他长得像“orange”还真挺像的,胖嘟嘟的身上“扛”着个圆圆的脑袋,不过,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让人觉得他还是挺帅的。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会计的影响也存在了好多的问题,本文从电子商务的产生、发展对财务的影响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中国教育也走进了新时代,新的课程改革就是教育进入21世纪的标志.就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而言,也进入了攻坚阶段,本文想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谈几点思考,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教材第六册《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课文语言如诗般美妙动人,对称句式错落有致,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这样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小鬼当家     
策划背景:开学初,在交流假期收获时,队员甲说,由于父母出门上班,家里没人做饭,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做饭,结果弄巧成拙。后来,辅导员在全校队员中做调查,发现会做家务活的孩子屈指可数。家长对孩子的惟一要求就是勤奋读书,一切家务活都不用他们操心。因此,现在许多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较差。如何提高他们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