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司莉教授的《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一书面向信息组织环境的变化,将继承性与发展性紧密融为一体,较好地兼顾了信息组织基础知识的介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最新知识的传递,在当前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体现了对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坚守与拓展.全书语言简明易懂,清新明快,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型图书馆和信息机构岗位培训教材和工作参考书.  相似文献   
12.
国外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调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选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作为调查对象,从科研管理机构、高校制定的数据管理政策以及政府制定的数据公开政策等方面考察其科学数据管理方面的政策特点和对我国的启示,以便为我国制定与完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推进科学数据共享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拓疆域者图林.寄覃思者目录.路漫漫其修远,垂教作程.斐扬五纪。彭斐章先生自1953年毕业于文华图书专科学校.留校任教,历经文华的新知沐浴.莫斯科图书馆学院新风洗礼.56年来.彭先生一直致力于目录学、图书馆学的教学和研究,为建立一个全新的目录学体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以当前信息环境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对图书馆信息组织带来的挑战为背景,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Web2.0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组织现状进行分析,认为Web2.0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变革方向是用户参与的信息组织模式.该模式的内涵包括模式的主体、模式实现的技术与平台、模式的保障机制等,并从理论建构、实践基础、用户满意度、专家访谈等多角度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最后分析该模式对图书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社会对科学数据共享价值的广泛认同和科学数据共享实践的深入开展,一些国家和机构层面的科学数据共享活动急需相关政策的指导和成功经验的借鉴.对国际科技合作组织有关科学数据共享的行动、会议与政策声明等实践成果进行调研考察,以期为我国的科学数据共享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对《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进行解读,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推动我国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从数据生命周期和责任相关者二维视角对《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进行解读。[结果/结论]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形成了以数据生命周期为经、以责任相关者为纬的科学数据管理体系,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科学数据"国家统筹、各部门与各地区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数据驱动创新环境下,图书馆应推动数据引用规范化发展。文章采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法对59所国外iSchool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引用服务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国内高校图书馆数据引用服务策略:多方位探索适合本馆实际的数据引用服务模式,定制化推送数据引文格式指南和政策规范,开发应用数据引文管理软件及平台工具,常规化开展数据引用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Web2.0技术在美国州立公共图书馆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美国州立公共图书馆,从RSS、Blog、Wiki、IM等8种Web2.0技术入手调查其应用情况并做出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87.5%的美国州立公共图书馆应用了Web2.0技术,综合运用一半以上Web2.0技术的图书馆29所,占60.4%,其中5所图书馆综合运用了7种技术;所调查的Web2.0技术中,RSS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Blog居第二,这两项技术的应用程度趋于成熟。美国州立公共图书馆对Web2.0技术已得到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的含义,以中国国家科学图书馆研发的科研知识管理平台-专业领域知识环境(Subject Knowledge Environment,简称SKE)为案例,考察该平台在用户知识获取、知识创新中的保障作用。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SKE用户满意度评估指标并对其进行满意度评估,在此基础上探讨以用户需求为主导、以知识构建为基础的知识服务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