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评课刍议     
听课、评课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就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促进评课的实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2.
<正>科研是有温度的事业,科研者是有梦想的职业,在走入科研领域之前,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教授朱光宇没有想过“数十年如一日地攻关,只为在科学边界寻求崭新突破”会变为自己的工作日常。“但科学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专注在抗癌药物研发和药物机理研究领域中,他深有感触。而这条路,迄今他已前行数十年。青衿之志,“白首”仍坚曾几何时,“白大褂”“实验室”“小分子药物”“蛋白结构”等一个个针对科研的具象关键词随着求学的深入在朱光宇脑海中逐步聚拢,  相似文献   
33.
<正>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代表着近年来金融市场兴起的一种重要投资理念和企业行动指南。ESG投资是指在投资过程中将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因素纳入考虑,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以及从金融市场焦点入手,为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提供解决方案。随着ESG投资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它已成为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4.
<正>“我很喜欢在这里的工作状态——‘五六个人、七八条枪’的团队规模,以及团结一心、携手并进的学术氛围。”尽管刚刚来到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含弘研究员孟姜果却已经初步完成了采买设备、引进人才等步骤,建立起了自己的科研“新天地”。“我是个急性子,人生信条之一就是‘快’,下决心快、招人快。毛主席曾有言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深以为然。但只有两件事我想慢下来,一是团队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5.
5月30日,以“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会上,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受到表彰,被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作为我国茶学学科领军人才,40多年来,宛晓春为我国茶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大大提升了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6.
郑心 《科学中国人》2022,(18):65-67
<正>龙门石窟,生病了。自北魏(公元493年)始建以来,“剥落、风化、渗水”三大“病害”就开始在星霜屡变中日复一日地威胁着龙门石窟这座闻名世界的中国艺术宝库。虽然在社会稳定后,国人对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一直未敢掉以轻心——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还是无法阻止自然对龙门石窟的侵蚀。龙门石窟研究院数代研究人员、工匠连同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起,亲眼见证着佛像表面一点点生出由死去的苔藓与渗水侵蚀、钙质沉积渲染出的黑白斑驳。  相似文献   
37.
<正>钟灵毓秀的清华园就像一本无字的大书,看得见满园春色,听得见琅琅书声,也闻得到满室书香。历经百年风雨,这所高校一如从前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脚步,也承托着如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副教授张晨一般的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人生理想。从最初求学走入主研领域到转换身份站上讲台,张晨的人生轨迹每一步都与这里息息相关。在张晨眼中,母校的学科发展在追求崇高学术理想的同时也始终不忘切实服务社会与大众的目标,  相似文献   
38.
<正>2018年,作为空军唯一代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高博受邀参加了“第68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虽然那时他刚刚博士毕业、初出茅庐,却在众多科学巨匠的声声交流中,感悟出了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我认为真正改变世界的基础研究不能执着于‘有用’这一标准,很多时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而如今,高博已经从事脊柱退变与干细胞相关再生修复研究与临床诊治工作十数年,  相似文献   
39.
<正>20世纪60年代,量子力学最伟大的实践者之一理查德·菲利普·费曼(RichardPhillipsFeynman)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说,没人真正懂得量子力学。”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仍有意义。迄今,人类还只能描述量子现象,而无法理解其背后的真正运行机制——因为量子世界的神秘之处在于,它所对应的物理是人类无法通过宏观感知识别的。为了揭示其中的奥妙规律,物理学家已经提出了许多理论与多种诠释。  相似文献   
40.
郑心  户万 《科学中国人》2023,(S1):26-29
<正>人类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研究如何预测地震,中国古代就有“观星测震”“观地测震”之说。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就开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但至今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仍是世界级科学难题。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7.8级强震,让土叙两国超过5万人不幸遇难,150万人无家可归。土叙地震让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测。千百年来,人类到底为何难以预测突如其来的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