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7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让员工参与到服务创新过程中是研究人员和服务企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自我领导有利于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本文对375名服务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自我领导、自我效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自我效能在自我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自我领导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两个维度——创新构想的产生和创新构想的执行,自我效能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领导以自我效能为中介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而且这种中介作用是通过自我效能完全中介于自我领导与创新构想的产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2.
知识联盟激励协同是基于协同论思想研究知识联盟的激励问题,是知识联盟激励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知识联盟激励协同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化研究,发现知识联盟中促进知识主体合作、提升知识联盟绩效的激励协同理论框架包括基本的三大范畴,即形成机理、协同过程及协同效应,并对其相关测度进行提取,进而丰富了知识联盟激励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3.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研发团队在企业中的价值已经受到普遍关注,但是它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及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论述了企业组织结构通过知识吸收能力中介影响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集权程度、反馈速度、部门整合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对研发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在集权程度、反馈速度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用,在部门整合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的中介效用.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企业研发团队创新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4.
收集中国管理学领域8种期刊1994—2007年的论文数据,构建中国管理学者论文合作网络,从学者合作与否与论文质量的关系、学者间不同合作模式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基金支持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学者个人网络属性与其绩效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中国管理学者合作网络属性与合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管理学者合著论文质量高于独著论文;跨校合作比政企合作和校企合作、跨省合作比跨国合作对论文质量提高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管理科学学者跨院系合作论文比工商管理学者跨院系合作论文质量好;有基金支持比没有基金支持的论文质量好;管理学者个人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与其个人产出和影响力正相关,接近中心度与之负相关,3种中心度均与论文质量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85.
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光电子产业集群11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在中心度、联结强度对成长绩效影响中扮演完全中介的作用,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规模对成长绩效影响中扮演完全中介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网络结构,加强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知识、技术、资源丰富的平台,提高企业成长绩效.  相似文献   
86.
在回顾技术创新战略理论的基础上,以玉柴公司为案例对其创新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回顾公司的背景与发展历程,从技术发展路径、产品策略、服务策略、营销策略与配套策略等各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归纳出一个环境-战略-创新协同演进框架:在起步、成长和成熟三个不同阶段,分别采取生产导向、多元化和绿色等企业战略,并据此分别采取由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的不同组合所构成的不同创新战略.归纳出成熟产业中后发企业一般性的创新战略,即在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价值导向创新战略、价值+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导向创新战略.最后,讨论了后发企业创新战略的适用特点.  相似文献   
87.
就引进型管理创新而言,获取已有创新知识,实现知识从组织外部向内部转移是关键.管理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通过提供广泛的多元化知识链接带来显著知识获取优势,促使管理者凭借网络影响力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成为管理创新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立足管理者个体社会网络视角,收集237家企业核心管理者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强连接优势显著,结构洞发挥实质作用,知识获取产生部分中介效应,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管理创新引进水平之间整体影响关系成立等结论.  相似文献   
88.
科学交流体系重组的动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灿涛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04-1310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科学交流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渠道,加快了科学交流的速度,促进了科学交流新模式的形成。“期刊价格危机”使科学交流体系重组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目前对整个科学交流体系的重新思考和流程再造研究已经成为讨论的热点。在科学共同体、出版机构、政府以及公众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博弈推动下, 整个科学交流体系正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重大变化。深入分析科学交流体系重组过程中的动力来源,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科学交流体系重组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
以1980-2008年管理科学部第二次认定的30种重要期刊群互引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对这些期刊的相对影响进行探讨,发现其中26种期刊间的知识交流较为频繁.从知识的贡献、吸收、传播速度和媒介能力等角度分析了各刊在重要期刊群中的相对地位.通过聚类分析,将重要期刊群分为管理科学、经济综合和科学研究三个子群,管理科学子群和经济综合子群是整体群的知识输出源,而科学研究子群表现出对整体群知识的梳理和储备.进一步探讨了各子群中期刊的相对影响,比较各刊在整体群和子群中的情况,发现媒介能力是变化较为明显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