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称“资环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地理科学”下设的应用型专业。该专业是以地理学为背景,以资源科学与区域规划理论为依托,以现代信息管理和3S技术为支撑的一个极具生命力和市场普适性的新专业。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闭环反馈控制和线性大功率放大器的恒流源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增量型PID控制算法,以输出电流采样值为反馈量形成闭环反馈控制,通过动态调节幅度控制单元输出电压,实现对输出电流的闭环调节。选用线性大功率放大器,并采用双运放差分放大方式设计了功率放大单元,有效提升了输出电压幅度和线性度。采用最小二乘法修正了输出电流,恒流源输出精度获得了提升。利用所研制恒流源开展了低频漏磁检测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恒流源输出稳定,调节精度高,线性度好,以其作为低频交流漏磁检测激励源,有效避免了因激励信号频率、提离值发生变化和线圈自身发热等因素所造成的激励电流改变,保证了激励磁场的稳定,可有效提高低频漏磁检测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福建晋江市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韦素琼  陈健飞 《资源科学》2004,26(4):111-118
"晋江模式"是我国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之一.该文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的1985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ArcGIS 8.2软件和统计分析技术,提取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结合采用1990年、1995年~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动力的"自生"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总量结构变化显著,土地利用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非农建设用地扩展迅速并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均衡布局,建设用地及农用地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培育中心城市、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土地流转以提高耕地经营规模等,应是该模式下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景观生态学及旅游学的理论为指导,以2008年的SPOT 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经过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式解译,获得龙门县生态景观分类图,通过景观指数的计算,定量分析研究区内山地休闲旅游资源潜力。结果表明,龙门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和分维度较高,发展山地休闲旅游的空间潜力巨大。因此,在以后的规划发展中,应该注意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挥县域优势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晋江模式”是我国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之一。本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的1985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ArcGIS8.2软件和统计分析技术,叠加晋江市政区图,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结合采用1990、1995—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动力的“自生”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结果表明:非农建设用地迅速扩展并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均衡布局,土地利用方式多元化,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但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培育中心城市、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工业向因区集中,提高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为该模式下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志强  陈健飞 《资源科学》2008,30(11):1700-170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LUCC驱动力的研究是探索LUCC驱动机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地统计为研究方法,构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以福建省1985年TM和2002年ASTER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数据源,编制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图层和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变化图层,分别计算其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2002年福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具有方向性,5个一级地类和整个区域所有地类的椭圆长轴都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分布方向与地形和海岸线较为一致。结构方差所占比例为88.92%,空间相关性较强,结构性因子以地形等自然要素为主,在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格局中起主导作用;1985年~2002年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变化的分布趋势与地形和海岸线有偏差,结构方差所占比例为18.07%,空间相关性较弱,随机性因子占主导地位,表明地形等自然要素对人为影响指数变化不起决定性作用,人为活动成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朱鹤健的《世界土壤地理》是为高等学校地理学、土壤学和邻近学科的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编写的教学参考书。这本书取材广泛,观点较新,有一定的深度。由于迄今国内尚未出版过这方面的专著,因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和福建省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资源互补、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福建师范大学举行,由福州至厦门历时2天的考察也于11月27日圆满结束。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