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5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比上年减少一套,江苏卷和上海卷同去年一样没有设题考查,另外今年北京卷也没有考查病句题。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有12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  相似文献   
12.
陈新国 《语文知识》2014,(2):93-96,F0003
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有一种题型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比较鉴赏题。所谓诗歌比较鉴赏是将两首或三首相近或相反的诗词放在一起,要求对比阅读,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尺度对其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赏析。这类题阅读量较大,需要考生捕捉的信息较多,综合检测性较强,倡导"个性化阅读",鼓励考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答案多元,开放度大。因此考生看到此类题往往不知所措,以致失分较多。纵观近十年来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不难发现,在可比因素上命题者多关注相同的诗歌意象,如"水""燕  相似文献   
13.
陈新国 《考试》2008,(3):4-9
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有4套卷(全国卷Ⅱ、广东卷、江苏卷、湖北卷)的语言表达题涉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内容,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奥运题材的语言运用题已成为语文试题中的一大热点。我相信2008年各省自编的高考语文试题也许还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希望同学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金融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5.
《考试说明》在语言知识及运用中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音义,能正确使用词语”,“能够根据表示的方式、场合、对象、目的的差异,做到语言得体”。可日常生活中或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因词语误用而造成病句或语意不明确的现象,因此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次涉及了词语运用方面的考查,以此来检测学生对祖国  相似文献   
16.
古诗比较鉴赏是诗词鉴赏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考查方式,命题者将内容、体裁、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或多首诗词放在一起让考生进行比较鉴赏,主要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设题,有时也会涉及意境和文学常识。  相似文献   
17.
于漪曾说:"我们的生活存在诗意的缺失。"我想,这诗意的缺失如果用来指文化上的缺失,是再恰当不过了。当今社会,人心越来越浮躁,情感越来越粗糙,道德越来越苍白,是否恰巧印证了那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从政治文明走向商业文明的过程中却造成了文化上的诗意缺失。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会议报道是最能反映记者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报道题材。如何使形式单调的会议报道丰满起来?如何使相对静态的会议富有动感,使电视传播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在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电视会议报道的改革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让会议新闻回归新闻本位,成为很多电视台时政记者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对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总是将句子中关键性词语和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句子倒装等)设定为高考阅卷的得分点。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得分点,这些得分点具体表现为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修辞手法、古代文化等方面。因为文言文翻译题,命题老师往往会给一个句子设置两到三个得分点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翻译一向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硬骨头",它是综合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的一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试题。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采分点,这些采分点通常体现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结构等方面。因为文言文翻译题,命题老师往往会给一个句子设置两到三个得分点(亦称"采分点"),阅卷者根据得分点予以给分。因此文言文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