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沙海播绿人     
高高的沙丘上,一位耄耋老人拉着自己的曾孙子,蹒跚着行进,细细的沙子上,留下了这一老一少歪歪扭扭的两串脚印(见右下图)。老人叫郭成旺,今年78岁,生活在我国大西北陕西省榆林地区靖边县的东坑乡毛团村。精神矍铄,开朗豁达的郭老汉,对在沙漠上植树情有独钟,他15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在毛乌素大沙漠南缘植下1000多万株树,为4.5万亩沙漠披上绿装。一见面,老汉就爽快地告诉我们:“从1979年开始,我一人担当起了林场6万亩的护林任务。一年四季,我与树木相依为伴,由于护林有功,1981年省政府给我颁发了省护林模范的奖状。”言语…  相似文献   
22.
陶明选 《兰台世界》2014,(10):15-16
同样的地方志记载,有人从中得出徽州宗教信仰泛滥,而另有人却据此得出徽州宗教信仰受到极大限制的结论。其实,明清以来,徽州宗族对宗教既要尊崇,又要抑限;既离不开宗教,又处处设防。  相似文献   
23.
2010年的中考已经降下帷幕,笔者有幸参与了扬州市物理中考28题的第3小题阅卷.本题得分率并不高,只有10%左右.现就本题,对学生所给的错误答案作一些分析,希望大家能从学生的答案中了解到学生的思维,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4.
陕西省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有3对朱鹮交配产卵,经人工孵化,又喜得3只幼鸟。中心主任席咏梅说,3对中有两只雄鸟是从野外取卵由人工孵化出来的,它们能“生儿育女”,不仅证实朱雄鸟两年可以性成熟,而且实现了人工孵化、育雏、饲养成熟、配对繁育的循环,标志我国朱鹮研究获得了重要的突破。朱鹮又称朱鹮,属鹳形目、鹮科,是亚洲地区特有的一种美丽的涉禽。它在民间有“吉祥鸟”之称。19世纪前,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半部、日本、朝鲜和前苏联东部。到本世纪50年代后,普遍认为它  相似文献   
25.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文化课程和实践培训,培养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合格毕业生,促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行动导向教学法力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行为上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职业热情,使其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参与者.鉴于行动导向法的重大意义,一线教师与管理者,应深入挖掘中职教育与行动导向教学的紧密关系,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习面貌,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合格劳动者.  相似文献   
26.
选择题由于它轻巧灵活、容量大、客观性强,以一种重要的题型在各类考试和竞赛中被固定下来.它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考察.选择题不需要写出解题过程有利于学生运用一定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是他们得到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的锻炼和判断、分辨、选择等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选择题的教学.这里就浅谈一些解物理选择题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27.
这是当年播发的<山区学童何其苦,上学须过"钢丝桥">:12岁的刘小花尽管每次走上这座"钢丝桥"都胆战心惊,但她和她的39名同学每天还得往返4次从这座桥上通过,去对岸的学校上学.陕西省安塞县谭家营乡龙安村被一条河分成两半,十几年前建成的木板桥因部分木板腐蚀,两年前就变成了"钢丝桥",村上的小学生每天不得不冒险求学,1994年以来已有9名孩子从4米多高的钢丝桥上掉入河中,刘小花也在其中,并因此住院一个多星期.  相似文献   
28.
12岁的刘小花尽管每次走上这座“钢丝桥”都胆战心惊,但她和她的39名同学每天还得往返4次从这座桥上通过,去对岸的学校上学。陕西省安塞县谭家营乡龙安村被一条河分成两半,十几年前建成的木板桥因部分木板腐蚀,两年前就变成了“钢丝桥”,村上的小学生每天不得不冒险求学,1994年以来已有9名孩子从4米多高的钢丝桥上掉入河中,刘小花也在其中,并因此住院一个多星期。上学何其苦(图片)$新华社!记者@陶明  相似文献   
29.
30.
<新旧碎锦杂录>两种抄本(王振忠教授收藏),版本不同,内容亦不尽相同.主要反映地处徽州交通要冲的歙县南乡薛坑口一带的社会生活.诸如,徽州好儒、重科举之风,咸同兵燹波及徽州等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新旧碎锦杂录>的两种不同抄本而言,除了相同的部分外,方校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阄书、继书、合同、议单、会书、关书等内容上,从中可见徽商与徽州社会生活的诸多侧面;而葛校本的史料价值主要反映在各种联匾、设祭式、点主式、坑口开光祭文等所折射徽州社会生活与民间信仰的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