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西方学者和教育界人士常常使用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两个概念,前一概念指的是学校有目的地传授参与政治过程所需要的知识、态度、价值观和技术;后者的范围较广,泛指各种具有政治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62.
主题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策略 (一)在主题生成中,善于把事件加工成具体情境,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主题生成一般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由幼儿自发生成;二是由师生共同产生;三是由教师确定。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生成的主题,教师都要善于把生活中的事件加工成具体情境,呈现在幼儿面前,促使幼儿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让幼儿迅速进入探究状态。  相似文献   
63.
高等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本文通过对物理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在提高师范类物理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4.
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实施综合评价,拓展评价功能,扩充评价主体,能够充分调动师生两个积极性,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5.
歌德曾于1829年向埃克曼讲道:人是一个糊涂的生物;他不知从何而来,往何处去;他对这个世界,而首先是对于自己,所知甚少。我们不清楚脱离了大革命迷漫硝烟的茅盾在从牯岭到东京的路途中是否体验到了这段活,但是,从剧激冲荡、变幻莫测的外部世界退入相对宁静、安谧的内心世界,茅盾开始在1927年以后的一系列创作中对人自身的命运、价值、心理,也就大革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66.
活动目标 1.幼儿对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的活动感兴趣。 2.能随音乐在不同情境下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的变化。 3.能与教师及同伴交流花与人们生活关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67.
我认为英语学习其实和很多门功课一样,有兴趣最好,没有兴趣,把症结找到,自然也会打通道路,产生兴趣。我的英语兴趣或者说叫"突破口",是从发音开始的。因为从小喜欢感知电视节目或磁带的中文朗读和歌曲旋律,有较强的正音和模仿欲望,  相似文献   
68.
我认为英语学习其实和很多门功课一样,有兴趣最好,没有兴趣,把症结找到,自然也会打通道路,产生兴趣。 我的英语兴趣或者说叫“突破口”.是从发音开始的。因为从小喜欢感知电视节目或磁带的中文朗读和歌曲旋律,有较强的正音和模仿欲望,体现在英语学习上则是从初中一开始接触到英语,就买了磁带.在家一遍遍地听,并且要求自己按照磁带来发音。喜欢模仿,乐在其中。久而久之,不仅培养了语感.熟悉了句型。而且从音标开始打下了良好的发音基础.此后由简入难也越来越顺畅了。  相似文献   
69.
马佳 《大观周刊》2011,(50):51-51
背景:自卑是大学生众多心理问题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也是导致大学生素质缺失的主要方面之一,自卑心理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而且还影响到他们的将来。本文试图通过运用人本主义协同优势视角理论,针对性对自卑大学生进行介入,以帮助大学生消除自卑心理障碍,努力培养健全的个性。  相似文献   
70.
吴兴妖神《赠谢府君览》一诗,《玉台新咏》和《全唐诗》均收录,《全唐诗》系误收。谢览于天监十二年任吴兴太守,且卒于任上;该诗即修道之人吴兴妖神因伤谢览之逝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