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京某高校"智慧星火"案例分析表明,科研训练提升了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创新思维、合作能力、调研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活动流程、评比规则、导师指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科研训练的效果.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科研训练,高校要规范并推广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对2010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子具有综合性、差异性和变动性。大学生应根据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做好全面的就业准备,但要有所侧重,将重点放在重要因子上,构建更强的就业竞争优势。政府应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以保证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3.
科研性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深化理论学习、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此,应从指导教师、资金投入、过程控制和质量测评等方面创造条件,以推动大学生科研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团委作为联结共青团和大学生的基层组织,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学生处等其他职能部门相比,高校团委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高校团委应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就业。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方面,应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调整其就业意愿,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要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增加就业机会,从大学生就业市场匹配方面,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5.
试析就业能力导向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能力导向的高校教育体制是指根据社会需求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调整高校教育的制度及其规范.它既是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的本质体现,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学习不认真问题的必然要求.建立就业能力导向的高校教育体制要遵循全面性、实效性和灵活性等三大原则,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等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功能定位是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的基本前提。目前,人们的观点并不统一,这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创业教育的功能是培养潜在的企业家,既不能扩大化、把创业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也不能缩小化、把它等同于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7.
黄敬宝 《高教探索》2007,(4):117-120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其就业结果的关系进行抽样调查。回归模型表明,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否,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对于就业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应该提高综合素质、调整就业意愿、采取积极的就业行动,以更好地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指导--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式;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落后,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较弱;要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完善就业指导运作机制,强化其人力资源开发功能。  相似文献   
19.
汉森理论与中国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汉森关于发展中国家环境与贫困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基本观点,其中很多内容对我国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针对中国实际,提出关于我国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机会型创业意愿主要受专业、性别、父母职业、高校、发表论文、实习、政治面貌、奖学金影响,生存型创业意愿主要受英语、专业、计算机、家庭收入、城乡分布、干部、性别、政治面貌影响。创业者以财经和理工院校、经济学和工学、男生、党员为主,要开展针对性工作,促进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创业或真正进行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