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663篇
科学研究   25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考试和分数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但任何考试都有片面性 ,不应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 ,更不要凭分数把人看死。高材生毕业后表现不一定都很好 ,学习一般的学生也有工作后表现很出色的。能否做出重大成绩 ,除基础知识技术外 ,还要有其他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22.
超链接网络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链接网络分析提供了网络环境中一种新型的计量分析方法,大大拓展了联机网络分析的应用范围,实现了揭示网络环境中由超链接形成的特殊网络结构的目的。本文对超链接网络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和评价,包括:超链接网络分析的概念、方法、分析技术、数据计量,以及网络计量学的理论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23.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数据存储技术及仪器设备工作状态感知采集技术的贵重仪器设备运行管理方案,通过仪器工作状态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和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高校贵重仪器设备运行的网上全过程管理,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4.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中的一门基础课,"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体现了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更新要求,而"智能机器人"则是高中通用技术学科里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门选修课.本文概述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凸显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两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出两门课程进行学科整合的可行性,并从几方面进行了优化整合实践,突破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瓶颈,改进教学效果,从而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5.
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制度等几方面探讨了作为地方院校如何开展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以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莞理工学院为例探讨了如何结合地方特点来建设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对各方面建设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作为教育家的陈独秀,其职业教育思想独具特色。他认为在社会形态中教育属于上层建筑,中国从来就不大重视职业教育,而欧美各国都注重职业教育。主张“一切教育都建设在社会的需要上面”,讲究“实际应用”,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习要学以致用,希望教育是平民的而非贵族的。陈独秀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将非交换剩余格的(α,β]-模糊滤子、模糊布尔滤子、模糊蕴涵滤子、模糊奇异滤子等概念相结合,进一步在非交换剩余格中引入了(α,β]-模糊布尔滤子、(α,β]-模糊蕴涵滤子和(α,β]-模糊奇异滤子的概念,对它们的性质及其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等价刻画.本文的结果对不同逻辑代数中各种滤子性质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Mos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hardly maintain 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fter exposure to alkaline aqueous solutions, thus precluding their use as potential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Here, we present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highly alkaline-stable metal oxide@MOF composite, Co3O4 nanocube@Co-MOF (Co3O4@Co-MOF), via a controllable and facile one-pot hydrothermal method under highly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obtained composite possesses exceptional alkaline stability, retaining its original structure in 3.0 M KOH for at least 15 days. Benefitting from the exceptional alkaline stability, unique structure, and larger surface area, the Co3O4@Co-MOF composite shows a specific capacitance as high as 1020 F g−1 at 0.5 A  g−1 and a high cycling stability with only 3.3% decay after 5000 cycles at 5 A g−1. The as-constructed solid-state flexible device exhibits a maximum energy density of 21.6 mWh cm−3.  相似文献   
29.
The manufacture of 3D mesostructures is receiving rapidly increasing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cross wide-ranging area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approach of buckling-guided assembly allows deterministic formation of complex 3D mesostructures in a broad set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with feature sizes spanning nanoscale to centimeter-scale. Previous studies mostly exploited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assembly platforms using elastomer substrates, which limits the capabilities to achieve on-demand local assembly, and to reshape assembled mesostructures into distinct 3D configurations. This work introduces a set of design concepts and assembly strategies to utilize dielectric elastomer actuators as powerful platforms for the electro-mechanically controlled 3D assembly. Capabilities of sequential, local loading with desired strain distributions allow access to precisely tailored 3D mesostructures that can be reshaped into distinct geometries, as demonstrated by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30 examples. A reconfigurable inductive–capacitive radio-frequency circuit consisting of morphable 3D capacitors serves as an application example.  相似文献   
30.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对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知识服务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中心,围绕知识增值与创新的专业化、个性化和综合集成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源、优秀的馆员和先进的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