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各国文化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客家人在定居台湾的数百年间,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十分鲜明,有对原乡文化的传承,也有相对于原乡文化的变迁。在这一系列的客家文化传承与变迁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客家人常年的迁移生活、定居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与生活在其周围的其他族群的互动,是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渗透着深沉的人生悲凉和孤寂的况味。其悲既是一种情 ,也是一种理 ;既有困顿的人生失意之悲 ,又有死亡人物的愁苦之悲 ;既有庸众之悲 ,又有孤独之悲 ;悲剧方式将人物、环境等渲染得阴冷而可怖 ,道出腐朽的封建文化对于奴性人格及虚伪的相生相依的影响 ,同时在小说里 ,鲁迅无意间还流露出其天才式的悲哀。  相似文献   
23.
中国现代十四行诗的产生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20年至1928年《新月》创刊前,为蛰伏期,主要以理论介绍、作品翻译为主,间或有些创作,却缺乏影响。第二个时期为《新月》创刊至抗战爆发时期,系十四行诗的重要发展阶段。第三时期为抗战爆发后至40年代未,为十四行诗的比较成熟阶段。第四个时期为解放后徘徊潜流期。  相似文献   
24.
赣南客家风俗从价值看可分为善俗、平俗与陋俗三种类型,其中,陋俗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但其本质特征是超出于客家人日常生活规范。城乡个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是可以消除陋俗弊端的。  相似文献   
25.
赣南客家礼俗与方言中的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禁忌原则导致委婉语的使用,这在赣南客家方言中主要有五种形式,即语词换用、谐音套用、韵语沿用、反语效用、隐喻暗用等,这与客家礼俗有关  相似文献   
26.
钟俊昆  曾晓林 《寻根》2003,(5):118-120
宁都客家孙氏源于唐代末期,其始祖可追溯到孙诩。俐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末,原籍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以武艺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为东平侯。黄巢起义后,诩提兵闽越江右间,后定居赣省虔州虔化县,即今宁都县。罗香林教授据有关史料撰写的《国父家世源流考》说:“国父(孙中山)之家世源流,自其入粤始祖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  相似文献   
27.
试论茶山诗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几,号茶山居士,是北宋末南宋初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有诗集《茶山集》传世。他的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爱国忧民的,但惨烈的家国身世以及独特的诗学追求,使茶山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江西诗派诗人的艺术道路,其清峭、轻快、自然平和的艺术特色,开了江西诗派中兴的先声。  相似文献   
28.
现实生活的真情与诗人奋发向上的人格修养的复合,以情、思默契铸造诗的美学境界,这就是艾青情理合一的诗学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9.
论瞿秋白的文学批评思想体系钟俊昆瞿秋白1923年从苏联回国后,先后主持、编辑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先锋》和《新青年》等杂志。他于1923年6月15日在《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新青年之新宣言》一文,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严格的科学方法研究一...  相似文献   
30.
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客家人在形成民系的同时形成了共同的独特的民系心理素质———生殖崇拜。赣南客家礼俗的分析有助于探讨客家人生殖崇拜现象及成因,也利于理解赣南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