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回顾了英语隐喻的研究发展动态,运用理查兹和布莱克的互动理论,斯珀珀和威尔森的关联理论探讨了英语隐喻的解读途径和运行机制,认为隐喻为一种语用现象,并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探讨了英汉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自从基督教成为国教以来,圣诞节和耶稣受难日(这两个假日的字面意思是“圣日”)由于宗教方面的原因就成了假日。英国于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而欧洲其他几个国家则于圣诞节前夕庆祝。其它公假日有复活节后的星期一,五朔节,春假(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暑假(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12月26日的节礼日(Boxiny Day)以及新年。“公假日”(“Bank Holi-day”)这一专门名词可以追溯到1871年的《银行假日法令》,在这项法令所规定的时间里,所有银行都关门休息,公假日因而得名。  相似文献   
13.
言语行为具有广告语篇的建构功能,其三分说对广告文本的特点也有很强的阐释功能。译者当以作者的意图、消费者的预期效果,即言后行为,作为广告翻译的根本依据,并采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传递原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在广告受众身上产生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影响着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鹇释,决定了译文的实际效果。读者的“期待视野”被文本融合的程度越高,评价就越高;否则,就不会获得读者的认可。在商务文本翻译的活动中只有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芙情趣等诸多因素,译者才能实现译文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15.
译本中的"原作之隐形"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用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和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三要素"理论来分析这一隐形现象存在的必然性,认为勒菲弗尔确定了翻译研究以"译语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