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Recent research has emphasised educating children about positive behaviours to overcome delinquency issues, but there is little clarification of what factors lead to positive behaviours. This study analyses factors that led to children’s positive behaviours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Japan, which experienced a dramatic turnaround after implementing school reform using Lesson Study for Learning Community (LSLC).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a mixed-methods analysis show that if children rece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 they are likely to psychologically support others and, similarly, those who receive concrete help tend to offer concrete help to others. To foster learning cultures in which this happens, it is critical to engage the entire school in appropriate changes: for example, teachers’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children and learning are important factors encouraging children to support others.  相似文献   
12.
如何确保国立大学在财政方面的自立与自律,是关系到能否保障国立大学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乃至实现大学使命的重大课题。日本政府自明治初期创建国立大学以来,先后引入基金制、特别会计制度、讲座制、校费制等,均旨在构建自立的国立大学财政制度。在这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当前,国立大学法人的施行,能否解决明治以来的这个问题,正引起有关人士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日本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丁·特罗提出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对入学机会的态度、高等教育功能等九个方面人手,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之结构准备的回顾与审视,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敏感性与美国特质。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将走一条特殊之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担者——私立部门仍然可以承担起普及化的重任,但其前提是,政府要在规划指导以及财政资助下,在私立部门内部“创造”低成本、开放、弹性化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并通过入学方式、课程设置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吸纳非传统学生和“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认定与标准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世界各国来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如何创造出使大学的质量水平得以维持和提高的机制,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二战前、后两个时期,日本高等教育机构设置认定的两种方式——“设置认定”方式和“标准判断”方式形成、分化、整合的过程,以及国家在认定制度建立与变迁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对公、私立高校所采用的设置方式的异同,以此论证设置认定方式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高等教育制度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高等教育系统和大学这两个层次分别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大的结构变化,并着重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大众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这三个国际大趋势及日本国内的人口、经济和政策方面的变化等,最后指出这次结构改革成功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健全的高等教育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6.
17.
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学说与制度类型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学说之所以在日本被普遍地接受和引用 ,是因为它能够巧妙地说明大众化程度已达很高水平的日本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但是 ,特罗的思考尚未经过事实的严格检验 ,是一种假说 ,把它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理论”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根据欧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建立起来的这个“理论”,一方面应加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制度类型论来加以补充与完善 ,即根据类型的不同来设定过渡阶段的多条路径。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学说特别是其阶段过渡理论 ,只有将基础放在把非欧洲世界特别是日本也纳入视野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上 ,才能够形成不需要加引号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试论日本的大学分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大学为研究对象时,将其划分成几种类型是不可缺少的方法论的前提。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如果不把构成这个系统的多数大学划分成几种类型并进行比较研究,就无法弄清楚。本文在介绍已有的大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大学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