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72.
我国推进体育改革的步伐能有多大,改革的效果能够多好,主要取决于我们对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全球化背景下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定位进行反思,提出体育在公共健康、经济发展、社会再造、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73.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孩子的关注和培养力度都空前提高,如何通过八礼四仪让孩子从优秀走向优雅是当今的主要课题,同时,想要让优雅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就需要从孩子开始培养,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和优雅的气质,同时,优秀只能说明孩子的成绩和个人业务水平相对较高,而人文素养方面相对欠缺,优雅是指更加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优秀的成绩,还期望孩子可以仪态优雅。言行优雅、情趣优雅,总之,通过对孩子的培养,使孩子的整体气质走向优雅,本文将主要分析怎样帮助孩子从优秀走向优雅。  相似文献   
74.
“汉园三诗人”之一的李广田,将其早年诗歌创作中的寂寞情感和“秋天”意象融入了后来的散文中。寂寞感成为其创作心境的情绪基调和关键词。并且根据表现内容与寂寞感类型的不同,作家创造性地实现了诗歌、小说对散文文体的交叉渗透来加以最适宜的表现。  相似文献   
75.
龟裂的稻田     
今年,重庆遭遇了60年一遇的干旱,这让重庆人吃足苦头,也使当地经济遭受重大损失。上图是重庆某地农村曾经田美水肥的稻田,如今旱得简直要冒烟了。庄稼颗粒无收。干旱、台风、洪水,广袤的中国大地几乎每年都要接受自然灾害的洗礼。灾难到来的时候,即使是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也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总是显得那么渺小。然而人类曾经不自量力,以“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向大自然宣战:曾经为一时舒适向大自然过度索取。所以,我们不能只怪大自然不留情面,人类也有自己的责任。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在银行存储,现在存多少,将来就可以取…  相似文献   
76.
论侵权行为归责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和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体系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7.
一、后蹬技术的传统观点 传统观点认为,后蹬时膝关节充分伸直,能获得较大的后蹬力,但对摆动腿的小腿折叠、提高摆动腿的速度是不利的。从理论上讲支撑腿在后蹬阶段充分伸直,可以产生较大的蹬地力量,这是因为增大了肌肉的工作距离。有人根据膝关节角度与蹬地力量的研究认为:运动员支撑腿不充分伸直也能产生足够的蹬地力量。  相似文献   
78.
戴慧娟  丁文 《科教文汇》2010,(1):157-157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走"工学结合"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本文介绍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新路。  相似文献   
79.
丁文 《新课程研究》2009,(10):91-92
“新课改”的目标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协作。然而,在高中历史新课改中,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仍大量存在。本文从教师、教材、学生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80.
饮馔是周作人散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在他早年日记中便有充分展现。通过日记中的饮馔记叙,可以看到周作人往往将饮馔与时政事件、人生选择并置,不仅为一段大历史留下了极富个人特征的存证,同时也蕴含了其日后文学与人生选择的若干线索。日记中"杂记"体例的创制,更成为"五四"以后周作人在散文文体方面拓展与转向的基础。此外,风俗观察、语言学兴趣与名物考证也是周作人少年时代饮馔兴味的三个着眼点,而这些同样成为他日后学术兴趣与思想批判的资源。周作人早年日记中看似平淡琐屑的饮馔细节,对其文体选择与思想变迁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人们耐心咀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