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影响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发展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建立影响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发展的因素模型,并进行了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拟合指标是(2/dr=2.106,CFI=0.976,TLI=0.978,RMSEA=0.058,整体的拟合优度指标比较令人满意.影响该项目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训练、人力资源和经济类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法规视角出发,对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及裁判员身份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现阶段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是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因此受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委托从事执裁的裁判员若在比赛期间收受贿赂,并在执裁时故意歪曲规则或违背规则操纵比赛,侵犯各方利益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可以按刑法中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论处;同时竞技体...  相似文献   
13.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分析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体育文化的分类、目前保护的现状与措施等,结果认为:成立专门的申遗机构,与学校体育联合,保护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重新思考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归属问题,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等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9届奥运会进入决赛的344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从结构特征、性别特征、项目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29届奥运会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可划为4个阶段,20~24岁和25~30岁是运动员夺取金、银、铜的主要阶段;男女运动员的人数存在区别:24岁以前,男子运动员多于女子,25岁以后,女子明显多于男子;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呈现较强的项目和项群特点,分别是:超长距离项目>投掷项目>长跑项目>跳跃项目>短跨项目>全能项目;耐力类项群>快速力量项群>全能类项群>速度性项群;竞技年龄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20岁以下)、巩固阶段(20~24岁)、最佳年龄阶段(25~30岁)以及最佳年龄消失阶段(31以上)。  相似文献   
15.
周秦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周秦时期养生思想的发展动力、产生的理论基础,寻求周秦养生思想与现代社会健身理念的契合点:遵循良好的生活规律,适可而止、适度及循序渐进的思想;养生、养心、养性、养情、养神协调平衡发展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思想等健身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部分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多样,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大学体育课模式改革不仅是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体育教学,而是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人文资源、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省进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有258个项目。由于文化冲击、传承人断层,传承方式单一等原因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处于濒危状况,利用高校人力资源优势、环境优势、科研优势,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调查研究等方法,归纳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濒危状况,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陕西省高校开设状况、开设优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体系:建设宣传体系、构建传承人体系、改革课程建设体系及开发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法,对第13届北京残奥会五大洲奖牌的总体分布情况、奖牌的项目分布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洲际竞技实力欧洲最强,亚洲稳步上升,美洲保持平稳,非洲、大洋洲相对落后;第一梯队国家数和奖牌数都有大幅的提高,第二梯队的国家数和奖牌数则有所减少,第三梯队的实力接近。各项目的洲际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女子马拉松相对落后的现状,从社会和历史角度、运动训练角度、人才建设角度、科研角度等对其落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我国女子马拉松备战29届奥运会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