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0 毫秒
31.
于学岭 《新体育》2010,(10):21-21
2008年6月20日,“五环之光映寰宇,华夏瓷艺耀神州——台湾法蓝瓷2008奥运限量艺品展”在全国政协礼堂揭开序幕,法蓝瓷荣誉董事长张丰绪先生致赠一套29件组奥运瓷给中国奥委会,由刘鹏主席代表接受后,交由中国体育博物馆永久珍藏。  相似文献   
32.
于学岭 《新体育》2010,(2):12-12
《水浒传》有个人物叫神行太保戴宗。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神行太保”--周余愚。周余愚,又名周钦安,1908年2月28日出生,浙江鄞县人(现在的宁波人),幼时在上海和安小学读书,中学就读于圣约翰附中,1926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他从小热爱体育,尤其酷爱田径,  相似文献   
33.
于学岭 《新体育》2013,(4):99-99
没有资金,没有显赫的官职,甚至没有特定的收藏目标,简直就是一个“三无人员”的草根,但陈鸿康居然建起了他的鸿康体育文化收藏馆。  相似文献   
34.
于学岭 《新体育》2013,(3):100-100
在中国体育收藏界,有“南周北郭”之说。“北郭”的郭磊以其丰富的体育海报收藏,赢得圈内的赞誉,本刊在去年初已作过介绍。这里要说的是“南周”——广东中山知名收藏家周俭雄的体育火炬收藏。  相似文献   
35.
于学岭 《新体育》2013,(2):100-100
在上海的城隍庙附近的方浜中路上,有一家“老上海茶馆”。这不只是一个品茗休闲的绝佳去处,还是一个“博物馆”。在此可以看到许多收藏了多年的关于旧上海的物件。20世纪30年代的冰箱、缝纫机、明星海报、书本封面,以及店内的陈设,都是纯老上海的东西,为其赢得了“上海历史收藏博物馆”之称。来到茶馆门前,  相似文献   
36.
于学岭 《新体育》2013,(5):101-101
在体育集邮界,有一位网名叫“天京”的藏家屡屡获奖:“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镀金奖、“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体育集邮展览”大镀金奖、“第六届全国体育集邮暨伦敦奥运会体育集邮选拔展”大镀金奖等,原因之一是他藏有不少珍罕邮品。  相似文献   
37.
于学岭 《新体育》2011,(2):17-17
2010年10月,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的第16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上,陕西高陵书法家陈院的书法手卷《体育颂》吸引了国内外很多收藏家的目光,并获得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38.
历史上,我国吉林省的辑安一带,是古代高句丽国建都的地方。时间大约在后汉献帝建安2年(公元197年)至南北朝的刘宋元嘉4年(北魏大武帝始光4年,即公元427年),在这二百多年间,辑安留下了一些当时帝王贵胄们的陵墓,保存了那个时期的文化形态。例如“三室冢”、“角觝冢”“四神冢”、“舞俑冢”等几个陵墓,墓内有很多珍贵的壁画。从这些壁画中,可以窥见朝鲜族的古代体育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39.
棋乐无穷     
于学岭 《新体育》2013,(12):102-102
周权将自家住房挤出十几平米建成的家庭棋类收藏馆,于2005年2月1日开馆。  相似文献   
40.
于学岭 《新体育》2012,(11):106-106
刘荣耀用720多年时间将国内开展的奥运、非奥运、少数民族等球类项目的比赛用球全部收齐,每个球上都由权威人士签名,并附上项目的起源和说明,为中国体育收藏填补了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