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28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我们以省体育人才调查组的成员身份,自1984年10月止,对我省体育队伍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我们认为分析这些材料对今后我省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运动队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我省优秀运动队的现状全省共有13个优秀运动队:省一队、省二队、省三队、哈尔滨队、齐齐哈尔队、牡丹江队、佳木斯队、伊春队、绥化队、黑河队、鸡西队、大庆队,鹤岗队等13个队,现共有运动员957名。其中运动健将111人,约占11%。近两年来,在全国比赛获得前三名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滑雪运动项目可分为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两种。不论哪一种滑雪项目都应具有较高水平的滑行技术。对大多数竞技体育来说,为提高竞技能力,不但要增强以力量为基础的全面身体素质,还要提高控制身体姿势所必需的技术。笔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提高奥运会选手的竞技能力。从世界规模的发展过程看,任何一种技术的开发,都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加以组合和完善,使人们有一种紧迫感。这也许可以认为是发展和进步吧。动作技术分析是动作分析的前提。随着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进步,对这方面的研究方法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东莞宏远篮球俱乐部和黑龙江哈尔滨华龙篮球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篮球掀开了新的一页。同时中国篮球也已向职业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俱乐部作为职业化的初级阶段,它的产生、发展无疑对我国篮球向职业化过渡具有重要意义。本刊下面发表的两篇有关“宏远”和“华龙”篮球俱乐部的文章,希望对我国进一步深化篮球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改革的大潮中,作为体育运动重要的项目之一的篮球运动,也必须适应改革的潮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把篮球作为一种产业,自身产生经济效益,求得自我发展,本文通过创办哈尔滨华龙篮球俱乐部的一些改革措施的论述,探索了我国篮球运动走向企业化、社会化、职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全国体院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培养又红又专的体育人才的重任,教师则是承担和实现这一重大任务的主体。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优劣,业务能力高低,数量多少及结构合理与否等,直接关系到教学、训练、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  相似文献   
16.
防守的基本功每个队员在比赛中都要防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防守队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防守队员的头脑要清醒,判断准确,善于动脑筋。②对防守要充满信心和勇气。③两脚移动敏捷、迅速。④两手积极挥动,位置合理,并有抢断球的威胁性。  相似文献   
17.
1988年全国体育运动学校男子篮球比赛于8月21日在哈尔滨市举行。历经11天21场紧张激烈争夺,黑龙江队获得冠军(以后名次是山西、福建、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并获“体育风尚奖”。参赛选手年龄规定是1971年以后出生。本次比赛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男篮后备人材第三、四层次的最高水平。他们将成为我国第八届全运会和第二十六届奥运会篮球比赛的骨干力量,是我国男篮的未来和希望。一、黑龙江队基本情况黑龙江队平均年龄15.8岁,平均身高1.93米,1.95米以上有8人,最高为1.98米,最低为1.85米  相似文献   
18.
日本男女篮球队于1980年8月29日晚在哈尔滨与黑龙江省男女篮球队进行了友谊比赛。省男篮以1分的微小优势险胜日本队(70∶69);省女篮也以10分的优势获胜(83∶73)。日本男女篮球队是亚洲的强队,特别是日本女篮,在国际上也是负有盛名的。1975年,身材矮小的日本女篮,以她独特的风格,顽强的作风,深厚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防守战术,奋战欧美群雄,夺得了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亚军,接着,在1976年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实践观察,对老年篮球运动的特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运动目的、年龄段划分,场地与竞赛规划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20.
关于择业教育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分配难的现象,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分配难,反映了新的用人机制和旧的人才培养分配制度以及学生求职观念的冲突。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择业教育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