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7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铿锵南游记     
话说这一日,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城池之下。抬眼望去,城门之上赫然三个大字:“废话国”。城门口的告示上写着:如果你想进来,那么你就进来,如果你不想进来,你也不要进来。总之你是想进来也行,不想进来也行,一切都由你自己做主。除了唐小僧一人在很认真地高声诵读,其他三人不约而同地说了声:“呸,一堆废话。”进了城,只见街边小摊贩们都在兜售商品,热闹非凡。猪小戒嘴  相似文献   
82.
<正>如果问大家平常用什么写作文,估计很多同学都会大声地说,这还要问吗,当然是用手啦!呵呵,如果仅仅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作文可以写的范围就要大大“缩水”了!其实作文除了用手写,还可以用眼睛、鼻子、嘴巴、甚至用耳朵写呢!现在我们就先说说用耳朵写短小的百字作文吧,帮助可大了!  相似文献   
83.
历来,小学阶段习作提倡“我手写我心”,这已被大家认为是不可质疑的真理,权威专家、一线教师无不如是说。《新课标》中关于习作部分的教学建议也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  相似文献   
84.
作文需要早起步,这是教育界同仁的共识,所以对低年级孩子进行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习作训练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高度关注。本次就和大家聊聊我是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低年级孩子进行百字作文训练的。低年级孩子想象力丰富,但是识字量不足,词汇积累较少。因此,在写百字作文时,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会因为有许多字不会写或是一些意思不会表达而中断写作。即便通过询问或查字典等途径得到答案,思路也容易被打断,再续写则热情大不如从前,最终导致他们面对百字短文也产生畏难情绪,自然将来也就害怕写长作文了。所以,我鼓励低年级孩子借助拼音…  相似文献   
85.
何捷 《湖南教育》2007,(3):25-25,24
反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写反思”成了新课改后的新负担。反思的低效性如此明显,究其原因,是“阿Q精神”在作怪。  相似文献   
86.
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你一定听说过,对他那出神入化的魔术表演一定也心驰神往吧。这回的作文游乐场,何老师就要教大家变个小魔术,逢年过节时大家一表演,准能令亲朋好友们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87.
铿锵南游记     
话说唐僧师徒退休以后,各自在家颐养天年,他们的后代们可都壮志凌云,这不,孙小空、  相似文献   
88.
你会道歉吗     
本期话题如果你做了有损(sǔn)于他人的事情,你知道怎么道(dào)歉(qiàn)吗?怎样道歉才能让对方愉快地接受你的歉意呢?直播时间玲玲:都怪你,这么粗(cū)鲁(lǔ)!张楠:你才不对呢,东西放得不是地方,这能怨(yuàn)谁?何老师:你们两个吵什么啊,好好的怎么吵起架来呢?张楠:都是玲玲,我不小心把她的铅笔碰掉在地上,她就和我吵,居然说我粗鲁。玲玲:何老师,张楠欺(qī)负(fu)人,我觉得他是故意的。要不铅笔会长脚?笑话!何老师:好啦,你们都别吵。我明白了,关键不在于谁对谁错,关键在于你们要学会相互谅解对方,特别是张楠,你的行为确实给玲玲造成一…  相似文献   
89.
何捷 《云南教育》2004,(10):6-6
人们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可是在我10余年的从教生涯中,竟三次遇上“蛇”。回想起来,每次执教《蛇与庄稼》这一小学阅读教材中经久不衰的名篇,都让我受益匪浅。今天将这三次经历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90.
何捷 《教学随笔》2007,(7):24-26
梁启超不但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家。特别是他高瞻远瞩的作文教学思想,至今对我们实践新课程都有重要而深刻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