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当前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武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自身,用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来解读中国武术的"竞技性"和"传统性";同时指出,为武术正名、厘清武术内部发展的各种关系,在当下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消费社会的视角探究了当代中国的生存空间问题。研究认为当代武术消费体现出全面的意义,包括武术符号、武术意象、武术民族主义消费等;尽管武术在当代的生存无法摆脱消费社会的逻辑,但是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过度消费造成武术发展的面目全非。同时,研究认为散打的出现是文化在循环的结果;最后研究认为当代武术的生存空间是一种丰盛中的贫困,即一种虚假的丰盛现象。  相似文献   
33.
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兵器产生的历史足迹和文化生产的类型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武术兵器的诞生经历了师法于动物、工具的衍生、独立和消逝等阶段;其文化生产分为仿生生产和象形取义两个类型;在象形取义中又呈现出互补之用、生克之用、艺术倾向和融汇贯通等兵器的文化生产类别;按照兵器的材料分类,又可分为石兵(石器)、铜兵(青铜器)和铁兵三类。  相似文献   
34.
侯胜川 《武当》2009,(8):1-1
“功夫”一词响誉世界,得益于李小龙的影视作品推广。至今,很多老外仍然对“功夫”情有独钟。事实上,中国的“功夫”一直被神话所笼罩着,即使在文明程度如斯的今天,功夫依然没有脱去“神”的外衣。人们提及“功夫”,顿觉满纸江湖,令人回味无穷。霍元甲拳打俄国大力士,一雪“东亚病夫”之耻;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中凌空一脚踢断上海租界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匾,打的西洋武士跪地求饶……。功夫的民族“国粹”特质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每每提及此处,无数国民无不血脉贲张、手舞双拳——“功夫”理当如此。  相似文献   
35.
侯胜川 《内江科技》2010,31(8):160-16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术套路的缘起及套路内容的编排含义做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武术套路具有艺术的写实和想象两种特质,继而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写实,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想象,二者各具特色互为映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