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3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你对自己的厨艺之“差”。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肉食煮熟成了难看的褐色。而超市里的酱牛肉却是诱人的粉红色;炸出的鸡腿稍凉就变软渗油.而肯德基、德克士的鸡腿却能长时间保持酥脆的口感:蒸熟的馒头放半天就变硬发干。可面包店的面包几天后依然松软如旧……告诉你吧.不必懊恼.因为这不是你的错.差别的全部秘密就在于他们加了食品添加剂。搞清食品添加剂的真相,走出种种认识误区,对于“以食为天”的芸芸众生来说.乃是一件关乎健康的大事情.丝毫不能马虎。  相似文献   
52.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如今的营养素排行榜已有了微妙的变化,卵磷脂作为脂肪类的一种,已被营养学家单独列出,坐上了继蛋白质、维生素之后的第三把“交椅”,这表明了卵磷脂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很多发达国家已将卵磷脂变成了日常营养食品,进入餐桌。那么,卵磷脂究竟有什么保健功效?人体每天需要多少?怎样补充这种养分呢?一、卵磷脂的保健功能*养肝护肝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卵磷脂中的胆碱对于脂肪有很好的亲和力,若体内胆碱不足,会影响脂肪代谢,造成脂肪在肝内积聚,形成脂肪肝。同时卵磷脂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肝硬…  相似文献   
53.
认识你的胃我们每天都要吃进不少东西,但要变成身体里的一部分,必须经过消化吸收,而胃就是完成这个使命的关键器官之一。胃处于肚子的上端,与胸腔仅一壁之隔。其形状犹如一只大茄子,常随体位的改变和食物量而变化。它“能屈能伸”,“伸”(扩张)时容量可达3000毫升,而“屈”(极度收缩状态)时又几乎变成一条管子。整个结构由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四部分组成。又分前后两壁,上下两缘。上缘是胃小弯,下缘是胃大弯。一些人患的溃疡病和胃癌多发生在幽门部和胃小弯处。还有进出两个口,如同闸门各司其职,进口叫贲门,和食管相连,职责是只准食…  相似文献   
54.
5 岁 的 立 立 身 体 状 况 一 直 让 父母 担心 ,春天 鼻 子 发 痒,冬 天 不 时 咳喘 ,到 医 院 看 病, 大 夫 诊 断 为 过 敏症。 像 立 立 这样 患 有 过 敏 症 的 孩 子并 不少 见 ,就 国 内 而 言,小 学 生 和 学龄 前儿 童 中 患 有过 敏 症 的 人 数 比 例高达 30% 。看 来 ,要做 称 职的 父母 ,了 解 一 些 与 儿 童 过 敏 有 关 的 问 题 ,掌握 一 些防 护知 识 ,确实 很 有必 要。 儿童过敏的因素 好 端 端 的孩 子 为 什 么 会 患 过 敏症 呢? 目 前 认 为主 要 缘 于 内 外 两 大因素 。 内 因 是 指孩 子 本 身 属 于 过 敏 性…  相似文献   
55.
荣荣刚刚6岁,是个颇有点儿知名度的犟孩子,无论在学前班还是在家里,常常跟老师与父母对着干,叫她上东她偏往西,大人说不能干的事她偏要去试试。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据心理学家分析,这主要源于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存在逆反心理又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另外,父母不科学的教养方  相似文献   
56.
人到老年,体质开始"滑坡",器官功能衰减,不少人甚至痼疾缠身。为使你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地维持,至少有6个健康细节绝对不要疏忽哦。细节1,晨起先走步  相似文献   
57.
兰晓雁 《健身科学》2008,(11):44-45
说到保健品,维生素堪为最佳。请看科学家为你带来的最新信息——◆VA:保护呼吸道◆世界卫生组织确认,VA缺乏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儿童肺炎、腹泻的发病率,包括中国在内。缺乏VA时人体的特异与非特异免疫功能均受损,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病原体易于侵袭而引起炎症,且发病率和病情常  相似文献   
58.
面对充满色香味诱惑的餐桌.女人最怕什么?脂肪!一些女性甚至怕到谈“脂”色变的地步.“限脂”几乎成了健美的同义语.其实.这样长期下去会给你的健康带来诸多不利。  相似文献   
59.
中老年朋友,如果突感关节疼痛,一定会想到可能是关节炎找上门来了,于是到医院抽血查血沉、找类风湿因子,或者服用抗风湿类药物.一般而言,这种想法与做法也没有什么方向性的谬误.  相似文献   
60.
兰晓雁 《百科知识》2004,(11):46-47
当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就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由生食向熟食的转变,堪称人类饮食的第一次革命。烹调的介人使食物从外观到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饮食文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食物中部分营养素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解,蛋白质的凝固、植物细胞间果胶的软化、细胞膜的破裂、水溶性物质的浸出、芳香物质的挥发和色素的形成或减退等理化变化,都会在烹饪过程中发生。这些变化,能够除去食物原有的腥邪气味,改变难看的颜色,增加令人愉快的色、香、味。更重要的是,烹调后的食物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提高了营养的生物学价值与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