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781篇
科学研究   264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传媒政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  刘佳 《现代传播》2006,(1):58-60
本文以时间为基本主线,从国内、国外两个主要空间层面对传媒政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文章认为,“传媒政治”的结合早已有之,其研究虽历时长久,但其真正兴起为近年之事,而其勃兴亦仍需时日,其在国内的深入研究也需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02.
优秀的广播节目,应当思想精深、内容精致、制作精良。从美学角度看,它还应当具有审美价值,体现美学特征,使听众在接受广播节目所传递的信息的同时,感受到美的愉悦。审美活动是欣赏美的事物和创造美的作品的活动。人类的审美感知活动,是靠感觉器官进行的,视觉和听觉器  相似文献   
103.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的课程新理念和新标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贯彻实施,我们认为,最近发展区理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1.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新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1)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涵义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04.
畅销书是出版界难以说尽的话题,尽管对畅销书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但它实实在在的是图书市场的热点,是具有轰动效应、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图书。对它褒也好贬也好,但不得不承认,读畅销书的人总是比读其他书的人多,这也造就了畅销书的影响,使其出版单位名利双收,因此畅销书成了出版界长淡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美国与中国篮球理念的剖析,指出中国篮球运动水平要提高,就要从篮球理念上寻找突破口,重视中国的篮球理念问题的人文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6.
刘佳 《内江科技》2012,(6):104-105
随着能源市场需求的激增,天然气管道发展迅猛,加强对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的研究也具有了重大意义。长输管道的防腐技术是保证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天然气输送管道在大气、土壤等不同铺设条件下腐蚀的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并且针对不同的腐蚀影响因素介绍了相应的天然气管道防护措施,对天然气管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从Nα到Bμ空间的复合算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解析函数空间H(D)上的两个子空间Nα和Bμ构造Nα中的检测函数,结合解析函数φ:D→D的函数性质,研究了从Nα到Bμ及其子空间Bμ,0刚之间的复合算子的有界性与紧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工程能力是工科大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能力方面的作用,针对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0.
"国学热"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兴起和发展,是和中国国家形象的再造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国学"本身的历史内涵被悬置起来,而以一种景观化的展示方式,被镶嵌在我们的政治外交和日常生活之中。然而,在国学一词的符号价值被各方充分使用的同时,期待中的中国形象出现了吊诡,想象中的认同平台慢慢被自身消解。对于国学热背后政治文化逻辑的考辨,将成为我们重新思考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主体性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