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李照城  刘少才 《垂钓》2007,7(6):62-63
虽然都是久经沙场的老钓迷了,但如此大规模的远征还是第一次,大家都显得有些兴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13.
刚踏上德国的土地,我们旅游团一行27人在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下飞机向外走,按常规是要排队等候过关的。可是中国人排的队伍不成行,成堆状,很乱。后面一个德国人就不干了,他主动出来制止。随团的导游先生马上将这  相似文献   
14.
列支敦士登是阿尔卑斯山上的奇葩。它夹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近日,《环球时报》记者走访了这个有名的袖珍国度。  相似文献   
15.
杜找  刘少才 《垂钓》2007,7(8):51-53
我们全帮平均5分钟左右便钓获1尾“一尺半朝上”,基本上只要串钩抛得够远,便会立刻中鱼。走运的老朱居然以三枚串钩一竿钓获了三尾,一时间我们的喊叫声、笑声在濠河口与海潮声搅成了一锅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远洋船上垂钓,不需要渔竿,一线在手,全凭心灵感应,没鱼比耐心,有鱼各显神通。钓鱼者,忙于垂钓,一分一秒都舍不得离开“战场”;观望者,小手一背遛遛达达,这瞧瞧那看看,捡几条名鱼回去炖汤,悠哉乐哉。有一次我在澳大利亚垂钓,拉上来的大海蟹少说也有30多只,等我收线后找蟹吃,残壳剩螯早已回归大海,这真是“当奶妈的卖儿郎,编凉席的睡光床”,后来我又加了一句:“钓鱼人喝鱼汤”,因为鱼肉都叫人吃完了。话是这么说,对于钓迷们来说,宁可不吃不喝也要垂钓。船去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在途中就听去过的老船员绘声绘色地形容鱼怎么多,蟹怎么肥,听得我们…  相似文献   
17.
刘少才 《钓鱼》2005,(8):41-41
“毛里塔尼亚三大怪:土地不长莱,吃乌鱼会发呆,手抓食物不奇怪。”这是我们船员给总结出来的。土地不长菜,是指这里大部分土地面积被沙漠所覆盖,别说长菜,什么都不长。手抓食物,是这里人用餐习惯是用右手抓,不用刀叉更不用筷子。而当地人视乌贼鱼为”木头鱼”,是不食用的,他们认为吃了这种鱼的人就会变笨、变呆。这正好为我们船员提供了钓乌贼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黑海垂钓     
刘少才 《垂钓》2001,(12):66-67
钓鱼者大都喜欢谈“过五关”的事,钓到如何如何大的鱼,而不愿说“走麦城”,好像钓到大鱼是能耐,钓到小鱼就窝囊了。我认为在海上钓到大鱼也好,钓到小鱼也罢,都是本事。相比之下,能钓到小鱼更有本事,因为这是比耐力、比信心、比意志的较量。我在黑海钓过从头到尾不超过5厘米的小鱼,至今想起来还是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9.
启事     
刘少才 《钓鱼》2006,(3):72-72
那年的九月,我跑远洋船抵靠古巴的马坦萨斯港卸油。马坦萨斯港是古巴的专用油码头,港池宽阔,海水洁净。由于港方设备和效率的原因,我们在停泊五天,同时由于边防手续太繁杂,费用又很昂贵,领导决定就不下地了。所以在接下来的5天卸货时间里,大家工作之余,就是钓鱼、打扑克、下棋、看录相。  相似文献   
20.
环球钓鱼乐     
我是在海上漂泊的人,以蓝色的天和蓝色的海为伴。在有时略显枯燥的航行中,钓鱼就成了我消磨时光、享受快乐的方式。我到过几十个国家,去过几百个港口,于是我钓鱼的塑料桶中也就盛放过各个不同国家、不同海域中的各式各样的鱼:我在澳大利亚体验过用大号鱼钩钓海鱼的乐趣;在苏伊士运河的一个内湖钓到过箭鱼;在黑海中钓小鱼的经历经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