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体育   5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反恐,奥运会的敏感神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厉智 《新体育》2004,(6):38-39
5万多名警察和士兵荷枪实弹、巡逻值勤,1400多部监视摄像机遍布雅典全市,直升飞机、小型飞艇与空中预警机在上空巡逻……即将举行的雅典奥运会将如临大敌,“武装到牙齿”。不是雅典人在庸人自扰,而是历史的教训令人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22.
厉智 《新体育》2008,(8):36-37
奥运会水上项目包括赛艇,皮划艇和帆船.多达41枚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孟关良和杨文军勇夺男子双人划艇冠军,改写了中国皮划艇.乃至水上项目无缘奥运会金牌的历史。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有望在奥运会赛艇金牌榜上.第一次写上中国运动员的名字。  相似文献   
23.
厉智 《新体育》2009,(3):30-31
元月4日,陪伴刘翔去美国治伤的孙海平回到上海后,第一件事便是亲自辅导小弟子谢文骏训练。2月3日,他又带着谢文骏重返美国,让这位年轻小将做刘翔在异国训练的伙伴。这是否意味着谢文骏已经有了与同龄时的刘翔比肩的能力,意味着“刘翔二代”已经初露端倪呢?  相似文献   
24.
厉智 《游泳》2002,(6):4-5
近年来中国男子游泳全面落后于日本的僵局在釜山亚运会终于被打破,中国游泳得以夺回“亚洲游泳老大”的桂冠。尤其值得庆幸的是,四名男子游泳新人吴鹏、于诚、刘禹、陈祚以“中考”战胜日本选手为契机,开始挑起了中国男子游泳冲击世界水平的重担。亚运会他们与队友合作从日本人手中夺得7枚金牌,而且以两项亚洲纪录证明了自己所获金牌不俗的成色。以往的中国男子游泳,总摆脱不了全运会出成绩,以后的国际比赛、包括亚运会表现平平的怪圈。而这四名运动员全露脸于去年的九运会,本届亚运会延续了自己前进的步伐、登上亚洲最高一级领奖台…  相似文献   
25.
厉智 《新体育》2007,(3):55-55
现代奥运会源于古希腊奥运会.所以,初期的奥运会场馆自然会崇尚古典风格。  相似文献   
26.
厉智 《新体育》2006,(7):44-45
按照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方案.2008年3月,奥运会圣火火种将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奥林匹亚点燃,又一次盛大的奥运火炬接力活动届时拉开序幕。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历时140余天,涉足五大洲的28个城市和中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预计全世界大约将有1.5万名火炬手参与此次传递。  相似文献   
27.
厉智 《新体育》2005,(2):56-57
每逢奥运会开幕式,来自五大洲的运动健儿们,在欢歌笑语中依次步入 体育场,如同在接受全世界体育爱好者的检阅。{llJ那此走在每支队伍最前内,引领全队的旗手们,是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和羡慕的目光。至高无上的荣誉 奥运选手本来就很出色,可开幕式上,各个表团还是优中选优,将入场旗手的重任交给本国最具影响、最优秀的运动员。 l明纤,第2日苗奥会在酉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东道卞参加开幕式的旗手是该国费利佩土子。费利佩土子自幼爱好扬波水,系该国最优秀的帆船帆板选手,深受年轻人和体育爱好者喜爱。 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他举着旗出现…  相似文献   
28.
厉智 《新体育》2007,(7):52-53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奥运会组委会应提供一座至少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前两周至闭幕式后三天期间可入住的奥林匹克村”,“奥运会组委会应负担运动员、运动队的官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村的全部膳宿费用和在当地的交通费用”。  相似文献   
29.
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传来佳音:上海小将刘翔战胜多名外国好手夺得60米栏铜牌,改写了中国男子运动员与世锦赛、奥运会径赛项目奖牌无缘的历史。  相似文献   
30.
厉智 《游泳》2003,(3):13-15
全国游泳冠军赛近日在天津结束,其最大看点不是金牌的归属,而是中国选手能有多少人突破奥运会报名标准、提前领到进军雅典的“入场卷”,因为天津之战是中国水上健儿冲击奥运标准的第一站。所幸此番首战津门硕果累累,在奥运会游泳所设的26个个人项目中,中国便有近20人次在15个项目中达到奥运会A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