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75篇
科学研究   47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为了加速竞技健美操运动疲劳的消除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竞技健美操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和恢复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了多种恢复方法。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2~3种方法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课程及其评价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技术,如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正确使用计算机、计算器。这一点已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许多研究者都论证了计算机对数学课程的重要意义,主张计算机应用要渗透于代数  相似文献   
34.
35.
国际版权公约中的强制许可规定两个版权公约中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强烈要求对他们使用外国作品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1971年在巴黎召开讨论修改伯尔尼公约的会议上,照顾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作为附件通过,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世界版权公约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这就是平常  相似文献   
36.
王中秋 《编辑之友》1992,(1):37-44,21
随着199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实施,在编辑工作中,有关著作权的知识已日亦显现其重要性,为此,本刊组约了《著作权知识讲座》系列文章,以适应读者的需要。本《讲座》的内容,除介绍有关的著作权知识外,还将对编辑岗位产生的著作权纠纷案例做具体的剖析,全文拟分六次在年内刊出。  相似文献   
37.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种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种业市场化、全球化和法制化的进程中,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今后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还提出在“十二五”期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实现“事企脱钩”.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种业应更新观念,迅速定位,进行体制创新,打破事企不分的现状,整合优势资源,强化企业管理与机制创新,快速推进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的进程;顺应市场需求,调整育种目标,建立稳定的育种队伍;实行ISO9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引导和促进种业市场国际化,将种业快速升级.  相似文献   
38.
我国当代意义上的农民进城务工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发展成为农民职业流动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随着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高校用工制度更加灵活多样,出现了外聘社会人员的用工形式,这一特  相似文献   
39.
以CNKI收录的有关数字资源整合与聚合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借助Ucinet、Sati3.2等软件,揭示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整合和聚合领域研究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在此基础上,比较国内数字资源整合与聚合研究现状,并对数字资源聚合研究的深入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0.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里除了文字之外的一套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工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准确地表达语句的思想内容,分清它的结构,辨明它的语气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有些学生在作文中标点符号的误用情况还相当普遍,在考试中对于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题失分情况也较严重。现将标点符号运用的常见错误加以举例,并略作解析。一、问号的误用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样、哪儿”等和语气词,但不一定是疑问句,要分辨清楚后再使用相应的标点符号。例1 我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例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