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5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问:“我在进攻过程中一直以快攻居多,现在练了弧圈球之后,两种方式总是结合不好。有时在选择拉和打之间总犹豫,不知如何能将两者更好地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72.
吕海波 《特区教育》2010,(10):30-31
在漫画《海贼王》里,路飞的冒险世界都是引人入胜的,作为《海贼王》的忠实粉丝,本文将带你游览《海贼王》和路飞背后的世界。  相似文献   
73.
本期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套以“快”制敌的二四板衔接套路——生胶快搓后直板横拉弧圈球。之所以突出以“快”见长,主要是因为这两板球都需要快预判,在击球时都需要快出手,两板之间还需要快还原,尽可能打出生胶击球的灵动性与反胶横拉的主动性。本组示范套路是两板在左半台的击球组合,生胶快搓是由反手完成的,在实战中,这板球完全可以在右半台使用正手完成,毕竟用生胶接发球是具有一些“不吃转”的先天优势的。  相似文献   
74.
吕海波 《乒乓世界》2014,(10):76-79
很多业余球友在观看比赛时都会产生许多感悟和冲动,懂憬能够拿起球拍站上球场,立刻就把各种高超技艺都化为己有。可乒乓球作为一个“专业”与“业余”水平差别相当大的竞技项目,受时间地点、训练条件、教练对手等因素的影响,能把球打成职业运动员那般水平,对业余球友而言并不现实。然而,打不出他们的威力,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意识;达不到他们的技术质量,我们可以效仿他们的战术思想。  相似文献   
75.
“我在正手连续进攻时,拉打结合处理的不好。自己虽然也发了不小的力,为何过去的球还是没有太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76.
从本期杂志开始,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横板削球打法”的相关技战术。作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防守型打法,凭借其独特的击球效果,削球曾在世界乒坛占据着重要席位。  相似文献   
77.
自2012年起,本刊技术版块将正式推出此档新栏目——“乒在民间”,旨在寻访广阔的乒乓天地时,能够切实了解民间球友的技术需要,并提供最真诚的技术支持。在准备这档栏目的过程中,技术版采编团队将亲身走近民间的乒乓球俱乐部及球馆组织,与各地球友交流互动。对于有技术困扰和问题的业余球友,本刊特约编辑马凯旋教练将利用其20余年的国内外执教经验,为球迷朋友解惑答疑,希望能为大家带去帮助。  相似文献   
78.
郭跃华:迟到的奥运会 擦肩指数:☆☆☆ 上世纪70年代末,郭跃华将日本直拍弧圈球技术与中国传统近台快攻技术融合到一起,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直拍弧圈球打法,在当时的国际乒坛独树一帜。但起初,技术打法的改良并没有迅速给郭跃华带来单打成绩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79.
吕海波  赵晖 《乒乓世界》2012,(10):90-91
直板选手在侧身位使用背面发球是一项比较少见的发球技术,在实战中,它往往能够起到偷袭的效果,进而牵制对方的线路。由于握板方式及发球动作的限制,想要把这个球发出高质量的难度较大,它需要更协调的动作配合和更清晰的击球手感。特别是在调整板形时,要着重体会拇指和食指的发力感觉。  相似文献   
80.
1.翻挑一般用于接发球或是对方在网前控短的过程中。这项技术比较灵活,对于转不转的球都适用。由于翻挑出去的球具有一定的速度,而且像生胶打过去的一样相对比较沉,所以能够起到打乱对手节奏的作用。2.翻挑时板形要亮一点,击球时有一种往前“推送”的感觉。因为翻挑不用制造弧线,所以最好不要摩擦球,那样出球的威胁就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