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44篇
科学研究   72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版权何以需要保护?人类之生存,恒以人温饱的满足为前提,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只有土地、房产等直接满足人类温饱需求之物才受到法律的保护。但人为万物之灵,天赋有善感的心灵,灵魂之情思及反省之能力。而人类精神生活的满足,使人更为其人,一段文、一轴画、一幅字,或为自娱,或为悦人,元不可使人精神愉悦,牵引起内心的感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2.
一、提出论点学好语文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不能忽视这门学科,否则就会吃苦头。二、展开论述1、学习语文可以培养言语交际能力语文的基础是语言,语言是我们和其他人交际的工具,不掌握,或掌握不好,就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2、学习语文可以陶冶审美情操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语言精美,蕴意深远,感染力强,学习这些范文能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能够培养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甚至是创造美的能力。3、能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修养自古文以载道,不少文章既让我们得到美的熏陶,也是让我们得到…  相似文献   
73.
鲁迅小说是民族文学的瑰宝,它是中国的传统与现实激发出来的产物。探讨鲁迅小说的民族性建构,对于思考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如何使我们的文学创作具有生命力有着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本文作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校开设女生足球普修课的可行性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有许多影响女生参加足球运动的原因,但是她们仍然喜欢足球运动,对开设足球普修课的支持率很高.开设女生足球普修课,为广大女生开辟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女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身体素质,并且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有助于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75.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由于我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异尤为突出,如何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摆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76.
写生杂想     
穷乡僻壤,看起来很普通,画出来倒有点意思。小小山村,对于那些没法将掩盖在具象外的芜杂部分除去的人来说太普通不过了,而对于画者,眼睛停留在了什么地方,又如何调  相似文献   
77.
欧美高校职业指导对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生涯辅导的概念发展到今天,不再停留在短期的就业行为层面上,更多的是关注个人长期乃至终身的职业取向、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本文从分析欧美高校职业指导的特点、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我国高校有效的职业指导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78.
学前教育公平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要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推动社会进步,我们除了要紧抓机遇外,还面临很多艰巨挑战,“如何促进社会公平”便是挑战之一。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既要推动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科技进步;同时,由于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的功能,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稳定和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班时,怎样给学生上好第一节语文课呢?有些老师喜欢先来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比如我姓什么,叫什么,今后的一学期里,就由我教大家语文等等,然后就开始第一篇课文的教学。也有些老师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就向学生提出一系列今后学习语文的要求。这样的做法到底好还是不好呢?这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第一节甚至包括第二节、第三节语文课,不宜马上讲授课文,也不宜马上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学习语文的要求,而是应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才会产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而只要学生对语文有兴趣了,学生就会“死心塌地”地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80.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