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的"新常态"一词,成为近年来最重要的经济术语。回首即将过去的2014年,经历了全球经济的波谲云诡、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对2015年,中国经济也将走向"新常态":从重视规模速度的粗放型经济,走向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的精致的现代经济。在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72.
职业教育的考试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评价职业教育的学习结果,需要通过考试来予以检验。但是,考试方法不应只是经验层面的具体操作,还要有科学层面的教育理论予以支撑。  相似文献   
73.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纵向递进的特点。瑞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基于教育分类的规范性国家体系,彰显从层次到类型的嬗变;英国改革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其基于资格分级的开放性国家体系,彰显从经验到策略的跃迁;澳大利亚完善国家资格框架,其基于资格分级的规范性国家体系,彰显从低端到高端的晋级;日本建立职业段位制度,其基于资格分级的规范性企业体系,彰显从低段到高段的提振;德国开发信息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其基于技能分级的晋升型国家体系,彰显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台湾地区"追求卓越的职业教育",其基于产业升级的因应性教育体系,彰显从定格到升格的跟进;欧盟制定欧洲资格框架,其基于资格分级的泛欧性区域体系,彰显从等外到等值的升华;教科文组织发布新版国际教育分类,其基于课程证书的标准化教育框架,彰显从排斥到全纳的认同。显然,这些案例或现象,显现出职业教育在"纵向"或"垂直"维度的递升,是职业教育疆域的"高度"延伸。这一"高度"的延伸,在内涵层面为:层次——类型、经验——策略、新手——专家、等外——等值、排斥——全纳;在外延层面则为:低端——高端、低段——高段、定格——升格。用一句话概括,便是"从定阶走向进阶"的提升,这表明职业教育有着符合自身规律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其一,职业人才结构的层次性是社会需求与个性需求的集成效应的必然结果;其二,职业教育结构的层次性是技术发展与技能应对的互动效应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4.
20世纪职业教育课程几经改革始终未能跳出学科体系的樊篱.为创立更能适应知识社会需求、真正体现职业 教育职业属性的课程模式,1996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职业学校使用的被称为"学习领域"的课 程指南.所谓学习领域的课程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1998年马格德堡大学巴德(Bader)教授及慕尼黑 大学斯罗安讷(Sloane)教授通过两个典型试验,进一步细化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方案,其目的在于对以要 素形式、结构取向和认知复制构成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性知 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 获得.这一课程方案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 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个性化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  相似文献   
75.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要关注两点,一是它的实践性,一是它的哲学考量。课程开发一要重视无序与有序的问题,二要重视做加法还是做积分问题,三要重视能力生成还是构成问题,要从哲学思考上给予内涵解析。  相似文献   
76.
职业教育:资格与能力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资格,一般被理解为“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所具备的身份、条件等”(古今汉语词典)能力,则被理解为“胜任某项工作的才力或条件”(古今汉语词典)。资格的教育学解释是个体必须满足的、与某一特定活动领域紧密相关的绩效要求以及对个体从事这一特定活动所需的本领、资质的证明或确认(Koeck/Ott);能力的教育学解释则是“潜在于个体身上,通过某种身体活动,或心理活动,或学习活动所表现出的个体特征”(教育大辞典)。由此,可以认为,资格是外显的,是对个体现实具备的身份和条件的认定,显现“定力”之特征;而能力是内隐的,是对个体未来发展的才力和条件的判定。  相似文献   
77.
情景,通常是指“情形,景象”(古今汉语辞典),与英语circumstance对应;有人认为,此“景”与“情”紧密相关,“情景是以景为基础,又以景为媒介来激起情感或激发兴趣的?(张弛),故情景包含“感情与景色”之意,相应于英语的feeling and scenery;而情境,一般是指“情况,境地”(古今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78.
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处置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学的观点看.直至上世纪70年代.教学组织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即对传授过程之路径的行进方式的研究,并已经形成一整套普适性的教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79.
一、德国高校职业教育大会的历史沿革在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末,德国职业教育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引起的劳动组织的变化,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培训职业必须增加新的内容,过时的东西必须淘汰。尤其是在大工业领域里的机电行业,职业培训内容严重老化的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如何设置新的培训职业,又如何定义一个现代化的培训职业,德国雇主与雇员的意见相左,导致了两者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争论。当时有一篇研究报告,对德国职业教育的状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其锋芒所指,集中在以下…  相似文献   
80.
时间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旨在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亦即将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联系在一起。职业和教育是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的两个重要的社会时间事件,时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时间与职业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存在职业时间由他者支配和职业时间由本己设计这两种职业时间形态。对时间与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存在宏观层面的时间制度、中观层面的时间结构和微观层面的时间逻辑这三个教育时间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