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体育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2003年中考已经结束,我的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我也很想与大家一同交流一下中考的感受。 一、感受紧张 大家对中考往往很恐惧,当然在我没有参加中考之前我也是很害怕的。大多数同学都是头一次参加这么正规、这么大型的考试,紧张是难免的。我想说的是:适度的紧张可以使神经兴奋起来,会有较好水平的发挥;而过度紧张会使大脑混乱,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因为只有从  相似文献   
12.
有学者认为,社会实践能力的缺失是影响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生需要寻找合适的实践平台来弥补这一不足,而新农村建设则为在校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U-G-S”协同教育实习模式是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强调高校、政府和中小学共同致力于师范生实习工作。“U-G-S”协同教育实习有助于形成师范生培养合作共同体,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对话,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然而,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目前的教育实习模式存在政府对教育实习管理不到位、高校对教育实习不重视与实习基地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借鉴英国、加拿大的教育实习经验,优化我国教育实习模式的可行路径是:强化政府对“U-G-S”协同教育实习的治理责任,优化高校对“U-G-S”协同教育实习的教学管理,提升实习基地的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诚信状况,对于构建诚信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我国的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教育界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并提出了诸多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方法与途径。从生存的角度来说,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传递社会生活经验”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的技能和生活的方式。生存是人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因而教育必须永远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存状态。教育要为生存服务,要指导生存,要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与发展问题,这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高中样本校在课程资源建设中,根据本校和本地区的实际,深入挖掘校内课程资源,充分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注重开发网络化资源,课程资源建设呈现树立课程资源建设意识、探索课程资源建设的价值定位以及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的组织管理等特点。高中样本校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思想统领性不足、对学校的传统继承不够以及基本体系建设不全等问题。完善高中样本校课程资源建设,学校应处理好基于“校本”与超越“校本”、基于“范式”与超越“范式”以及基于传统与超越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延安教育模式与邹平教育模式为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基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不同性质与路向的救国模式与教育实践。前者的路向为政治革命,后者则为文化革命。性质、路向不同,决定了二者的手段、策略也有所不同。其不同主要有:教育理念上“以教统政”与“以政统教”的区别;主要教育内容上人生行谊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之别;组织群众的方式上“政治动员”与“商量办事”之别。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全体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作风、传统、观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及生活习惯的综合,是学校的人文气象和风气、风貌。学校文化可以为学校提供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提供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卓越不凡的精神。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为,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下理念。一、学样应该有个性独特的文化没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就没有生命力,就称不上“学校文化”。就普遍情况来看,现实的学校文化是缺乏个性的,以校训为例,即不难看出极为普遍的雷同现象。就校…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全体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作风、传统、观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及生活习惯的综合,是学校的人文气象和风气、风貌。学校文化可以为学校提供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提供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卓越不凡的精神。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为,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下理念。  相似文献   
20.
华岗(1903-1972)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他兼有中国传统士人“志于道成于仁”的人格理想和学者情怀、大师风范及素养,加之马克思主义信念和理论修养,因而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他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眼界开阔,坚持正义,尊重爱护保护知识分子,融教育理想于建设祖国的美好憧憬之中,在那个时代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此而铸就了那个时代山东大学的辉煌,并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