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概念、特征谈起,对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大学英语现象”主要指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经过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及训练后,进入大学后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出现的停滞现象.本文从心理学这一角度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要改善这一局面可采取的对策:端正认识,侧重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33.
34.
图书馆应用校园一卡通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研  张兵兵 《图书馆学刊》2010,32(2):108-110
国内各大院校都在校园网内实行一卡通管理,图书馆是校园一卡通的实施环节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以本馆实施校园一卡通的应用为例,介绍图书馆多个系统与校园一卡通连接应用的实践过程,探讨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5.
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分阶段(1990-2000年,2001-2011年),综合多因素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从全国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外国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工业产值、人口变量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②分区域来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中部地区则显著正相关。人口增长对三大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双向性;③分阶段考察显示,2000年之前,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为负,即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2001年之后,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对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依然为负,即技术进步可能增加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而降低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36.
主要阐述了测绘所包含的内容、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的关系,并详细介绍测绘是怎样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的,明确运用测绘电子数据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37.
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方法,对影响新车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二手汽车交易需求是影响新车消费需求最为重要的因素,其影响要超过个人收入支出,前者对新车交易需求所造成冲击的波动效应约为4.8%,后者约为0.09%.并针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同时还运用PEARSON相关检验和构建的关于新车消费需求的Logsitic回归模型,对得到的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证明,之前的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38.
日前,大型民营企业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海陵公司),专程登门向南京市栖霞区档案局赠送纪念牌,感谢区档案局对他们公司档案工作的指导帮助。中共栖霞区委书记梁学忠对区档案局服务企业的做法赞赏有加,专门在区委、区政府《栖霞快讯》上,就《档案局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一文作出重要批示:“很好,各部门尤其是非经济主管部门都要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急企业所想,想企业所盼,围绕企业转,为企业排忧解难。”号召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向区档案局学习,尽己所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9.
张兵兵  朱晶  全晓云 《科研管理》2017,38(12):41-48
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技术进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解析。随后,运用DEA-Malmquist方法获取了中国37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指数,并运用面板模型估计方法,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CO_2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对全行业层面,技术进步有利于CO_2排放强度的降低;fdi规模的扩大也会降低CO_2排放强度,行业层面"污染天堂"假说并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均会导致CO_2排放强度的上升;针对分行业层面,技术进步对CO_2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高能源效率行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CO_2排放强度的降低;低能源效率行业的技术进步则会导致CO_2排放强度的上升。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能源效率行业对初始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差异以及对已选择初始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40.
本文对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