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康熙帝遗诏,全文一千多字,内容包括对其一生的评价、传位皇四子胤禛等.此份诏书是雍正帝合法继承的依据,还是其篡权夺位的历史见证?由古至今争论不绝. 遗诏引起世人怀疑 康熙六十一年(1711)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逝于畅春园,他开启了康乾盛世的伟业,也留下了法统未决的遗憾.  相似文献   
12.
即使在白天,天也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中午吃饭也要点灯,出门也要打手电,24小时的“不明城”(不再是不夜城)。于是你吟唱着顾城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  相似文献   
13.
小组合作学习及班级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平等性,强化了群体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管理的热情,在自主管理中增强自我约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学会竞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新邮图稿在众多邮迷的期盼下,终于通过专业报刊展露芳容了。拍手称快之余,我们深深体会到国家邮政局的用心良苦。实事求是地说,2000年的邮票设计就总体而言是较为成功的,我周围不少邮友也持有相同看法。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邮票设计也不例外。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新邮图稿的一些观后感,也许有吹毛求疵之嫌,仅供有关部门和个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笔者赴美国学习与考察培训。在美国,我们走访了5所大学、12所中学和几家教育管理机构。通过参观校园、听课走访、师生交流、专题辅导等,对美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有了较深刻的感性认知。一、美国高中课程的设置与特点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以简驭繁,重在实用能力与社会素质的养成。美国联邦政府对于基础教育本无统一的标准与教材,也没有规定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但进入新世纪之后,美国  相似文献   
17.
张建斌  裔春刚 《考试周刊》2011,(23):144-145
本文分析了高职校园体育文化既有社会整体文化和其他亚文化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如客观性、继承性、民族性、整体性、阶级性等,又呈现出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等鲜明的特征。因此,在建设高职院校体育文化中必须按照其规律规划和实施。  相似文献   
18.
哈哈笑     
意味……甲和乙同游,夜宿于帐篷中。半夜,甲将乙推醒:“朝上看,你看到了什么?”“星星。”乙回答。“这意味着什么?”“一、除了地球还有别的星球;二、明天是个晴天。你认为还能意味着什么吗?”甲沉默了一下答道:“这意味着我们的帐篷被风刮跑了!”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分型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生源多样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与此相适应,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分型培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多样化培养的有效选择,其内容包括学生分型、学校分类、专业分流、教学分层、管理分权.为了实现分型培养,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大力推进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全面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有效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学生管理,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任务与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介绍了一套新的学业管理制度——"学分银行"制度。制度详细规定了学生拓展创新学分的组成、认定机构及职责、学分转换的机制、学分认定的标准、学分认定的流程、学分银行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