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简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叶,斯宾塞力倡科学教育,促成了自然科学在欧美学校课程体系中主体地位的最终确立.本文在阐述斯宾塞的科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我国今天科学教育发展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基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多样性,社会需要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公共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因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开展多元化服务是新的文化环境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城市CI方法设计城市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CI是将运用于企业的CI理念嫁接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城市形象识别理论系统,它包括狭义城市CI与广义城市CI两方面的内容,其中狭义的城市CI对城市设计内容在总体形象方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在论述其内容的基础上,对城市CI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苏南的乡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家庭条件迅速改善,居民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市民素质的提升却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特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天盯着孩子学知识、学技能;要么把孩子交给祖辈,不闻不问,不愿承担应有的责任。家庭教育的忽视或方法的不当,导致孩子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重视儿童的科学教育,因为他相信,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儿童科学教育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来源主要是大自然、大社会,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以"科学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关键条件是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育能力,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科学的国家和民族造就科学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已经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认识毫米和分米。在课的设计中,力求做到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估测的能力。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8.
张惠娟 《考试周刊》2012,(52):47-4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渐成熟,教育机制日渐完善,我国教育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质量逐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阶段,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训练与学习是重要的积累过程,是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作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对象,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斯宾塞力倡科学教育,促成了自然科学在欧美学校课程体系中主体地位的最终确立。本文在阐述斯宾塞的科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我国今天科学教育发展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谈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作为与抽象和概括相对立的“叙事探究”,正日益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话语,它注重以活生生的经验叙述来增强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理论意义、实践方法等方面的切实理解,而这些经验性的叙述事实上一般也是以具体的案例教学形式出现的。从本质上说,案例教学是有关问题的一个部分的、历史的、临床的典型研究,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将来有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实证的过程性资料,而且包含了分析这些问题的不同思路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多种可能的渠道;它以情境性问题和叙事性分析为主要的表现方式,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为主要形式,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或以不同的角色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