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开展至今一直受到学生喜爱,目前山西各个高校普遍开展乒乓球课,以山西5所高校的乒乓球选项课为研究对象,分析乒乓球选项课的现状,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学改革、教学发展等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2.
正2014年,匆匆写就《鸡足山人文历史其人其事》一文,不无遗憾,尚有未能写到的几个人物,都是与鸡足山人文历史有关的、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人物。不能不在文末交代:"这里所讲的,只是鸡足山人文历史其人其事的一部分,还有木增、高奣映、虚云、赵藩等学者高僧名流尚未述及。"  相似文献   
103.
青蚕豆     
张旗 《大理文化》2014,(5):48-49
豆类中,就数青蚕豆吃的名堂多。老家宾川有人说它是“吃不够的青豆豆,喊不够的亲妈妈”,绝了。  相似文献   
104.
渔事     
张旗 《大理文化》2014,(2):40-44
  相似文献   
105.
张旗 《大理文化》2014,(11):35-40
树总是把乡村拥抱在自己的怀里,乡村总是感激地仰视着那些高过屋脊高过炊烟的树。 有哪个乡村不是荫蔽在树林子里的呢?没有树,那还能叫个村子么?“树”字里头就隐蔽着一个“村”字。  相似文献   
106.
宾川访古     
张旗 《大理文化》2013,(4):74-78
白羊村古遗址纳溪河畔,悠悠长水,古往今来已经流去太多的故事。白羊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宾川县城金牛镇北、纳溪河东岸,离我现在所在学校的住所半缘居约两公里,沿纳溪河东岸河堤往北步行半小时即到。2006年5月,它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宾川文明的起点,也是云南文明的起点之一。由此往北即金沙江古渡口,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挥师南征,"五月渡泸",蜀军即在此渡江"深入不毛";东面青山绵亘,直插云天,山腰有溶洞,民间称之为孟获洞,山后即孟获"世居祖地"赤石崖(今平川镇),七擒孟获在此三擒(据《大理古佚书钞》);鸡足山巍巍矗立西北如翠屏,明代中叶为僧众奉为迦叶尊者开山道场;往南沿纳溪河上溯  相似文献   
107.
铁城轶事     
张旗 《大理文化》2012,(1):27-31
老家铁城,坐落在宾川坝子东南一隅。说是“城”,其实是一个小山村,是一个小坝子,被村前村后绵亘延伸的两道山梁揽在怀抱里。相传,元代一“铁荫真人”云游至此,视其山峦环抱,貌若城池,遂取名为“铁城”。之前,这里原来的地名、居民的迁徙流变及生产生活情况,皆无人知晓。这一切,只有头顶上的青天知道,只有眼前的大山知道,而青天高渺无言,大山沉默无语。  相似文献   
108.
张旗 《大理文化》2012,(4):37-39
对于《红楼梦》的创作,曹雪芹曾有"谁解其中味"的慨叹,这忧虑绝非多余。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伟大也要有人懂。"且不说《红楼梦》问世后曾遭的烧毁和严禁,千百万读者两百多年来的众说纷纭,评论之盛,见仁见智,至今未休。  相似文献   
109.
小舅     
张旗 《大理文化》2012,(12):46-49
小舅今年八十岁了,我还是喊他小舅。他年轻时赶马,吆牛耕田,一生都和牛马牲口打交道。现在家里买了微耕机,买了客货两用的皮卡车,不养牛也不养马了,小舅也老了。母亲去世时还牵挂着小舅,嘱咐我要常常去看看他。母亲去世已经十六年了,每年的中秋节、春  相似文献   
110.
苦楝子     
张旗 《大理文化》2016,(4):48-52
正献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题记苦楝子树虽说可以栽培,但我所见到的苦楝子树,都是野生的。我家老屋庭院的围墙外,就有两株苦楝子树,一株在东面水沟边,一株在西北面废弃的旧屋基上,都是自己长出来的。至于它们是怎样长出来的,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它们为什么要长在这里而不长在那里,没有人知道,确切地说是没有人关注。树不是想长在哪里就长在哪里的,一切都很偶然,然而又都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