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徐艳文 《垂钓》2013,(5):46-47
用蚯蚓钓鱼有些人认为方法特别简单,觉得它不像商品饵料那样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其实,用蚯蚓作饵也是大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32.
徐艳文 《钓鱼》2013,(22):28-29
进入10月,农历节气到了寒露,此时随着气温下降,天气开始转凉,鱼儿为越冬会积极觅食,故钓谚有"秋末寒露好钓鲤"之说。时机的选择一年四季,鲤鱼都有喜欢阳光但又怕强光的习性,所以在秋末一些晴而不热、有光不强的艳阳天里,鲤鱼就更显得活跃馋嘴,容易上钩。特别是农历九月菊花黄的秋末时节,依照前辈钓友总结出的"桂花凋谢菊花开,江河正好钓鲤拐"的经验,只要选位和钓法得当,定能钓有所获。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秋末时节的气温和光线条件虽然符合鲤鱼的生活习惯,可要是出现连续一周的大晴天,即便不是骤热高温,也会大大缩小鲤鱼的活动范围,减少鲤鱼的食欲,故有垂钓高手以"秋遇五日  相似文献   
33.
巧钓虾虎鱼     
虾虎鱼俗称海鲇鱼、扔巴鱼。成鱼一般体长25~30厘米,单尾重150~200克,最大个体长达50厘米以上,尾重超过500克。这种鱼广泛分布于黄海、渤海海域,生命周期仅一龄,秋末冬初膘肥体壮,成为北方沿海地区钓友的主钓鱼种。  相似文献   
34.
徐艳文 《垂钓》2014,(10):38-39
草鱼又名白鲩,俗称草根鱼,生长发育极快,全国各地的鱼塘、湖泊、水库中都有它们的身影。草鱼食量大、食性杂,除了吃嫩草外,还会吃活虾、活蚯蚓及多种香型的面食或糟食。由于草鱼个体较大,中钩后冲劲儿十足,因此成为许多钓友喜爱的对象鱼。很多钓友都认为草鱼主要以草为食,所以在配制草鱼饵料时多在“草”上打主意,选一些清香嫩绿的植物叶子来制作窝料或钓饵。  相似文献   
35.
徐艳文 《垂钓》2014,(12):32-33
秋末冬初指的是农历霜降至立冬这一段时间。随着地球的运动,北半球的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也随之大幅下降。在这段时间里,鲤鱼会为越冬而积极觅食,这也是野钓的一小段黄金时期。 秋末冬初,大部分农田不再需要用水灌溉,池塘、沟渠、水库等野外水域的水位基本稳定。同时,水体中的大量浮生植物经过霜打后迅速死亡,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水体的溶氧量增多,鱼儿会感受到一种全新的生活环境,活动的热情也极其高涨。它们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增大,摄食欲望也更加强烈。由于气温不断下降,水体中原生的微生物群渐渐衰减,水体变得清瘦,鱼儿能从水中获得的食物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36.
亮片是路亚翘嘴的首选拟饵,因为它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金属材质,在任何水体中都可以使用。二是形状有左右摇摆的、有旋转的、还有上下翻滚的,不同泳姿加上本身的反光效果,诱惑力极强。三是针对标点的远近及深浅灵活选用不同克数、不同形状的亮片,采用不同的控饵手法,便可做到全泳层搜索。  相似文献   
37.
徐艳文 《中国钓鱼》2012,(12):11-12
一、天气的选择 气候对鱼类进食的直接影响比较大,冬季棚钓应选择在有阳光的天气“出征”。因为有阳光射向水面,能大大提供热量,水温会上升快,鱼儿也自然会游到水位浅一些的地方晒太阳和觅食。选择这样的天气棚钓,在棚池的各个水区,都会有较好的鱼获。  相似文献   
38.
农历节气到了夏至,天气开始炎热,多数钓友认为人挥汗如雨,鱼不好钓。但我在近些年的垂钓实战中,却认为炎炎夏日,正是鱼获颇丰的季节,特别是钓鲤鱼,上钩率最高。因为大中型水库、湖泊,夏季水面宽阔,库容大,为鲤鱼生存提供了良好环境,使鱼儿生长快、鱼体肥。不过,钓鲤鱼比钓其他鱼难度要大一些。  相似文献   
39.
40.
<正>一、出钓天气与时间冬季天寒水冷,自然水域中耐寒能力较差的鱼类多已不觅食,但耐寒能力较强的鲤鱼,为补充越冬的能量仍会进食。此时到水库未结冰的水面主钓鲤鱼,就需要在出钓时间、钓点、饵料、钓法上有所调整。北方的钓友在出钓前1-2天,应多了解天气预报,最好选择有太阳的晴天(大风或阴天都不宜出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