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体育   9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昌沧 《中华武术》2007,(12):36-37
8月,我应"2007四平国际武术大赛"之邀,来到了东北大地。激励寻根情趣四平有着四顶桂冠:一是国家卫生城,二是全国双拥模范城,三是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四是省级园林城。真是名不虚传。这里的武友不无自豪地告诉  相似文献   
82.
又是深秋,红叶尽染的时候了。观红叶,忆往事,历历在目。咱奉命筹创《中华武术》杂志时,也是万山红遍的季节,一晃近20年了!回想当年创刊的前后,我兴奋!我激动!一武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家公认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凡有识之士,都是十分青睐的。远的不提,即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起,就积极提倡习武,还为精武会亲题“尚武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早在1928年毛主席为闽西古田会议起草的决议中,就提到全体指战员在文体活动中,要习武打拳。当年在井冈山闹革命时,陈毅同志统帅的“梭标师”中,大部分指战员是武…  相似文献   
83.
昌沧 《中华武术》2006,(3):38-39
读过解守德先生著的海外版《太极内功心法》,令我受益匪浅,也令我惊喜不已。  相似文献   
84.
昌沧 《武当》2013,(8):35-36
应该说,我这个人是很重亲情和友情的。曾作为一个武术期刊的老编辑,三十年来,在武术界,我从相识到相知,结识了许多好朋友。有长辈,有同辈,也有忘年交。田克延先生就是我的忘年交之一。我们还是世交。我与他父亲田迥老师是好朋友,(一)且同庚,属鼠的。今年应八十有八了。可惜他十八年前就离开我们远行了。我曾有幸为田迥老师撰写过《墓志铭》,是这样评价他的:"当代武术家,田氏阴阳八卦掌第九代传人。""自幼聪慧好学,谨遵严父钰山公之教诲,‘朝习文、夜练武’,‘攻祖国医学系统’,完整继承祖传之  相似文献   
85.
昌沧 《中华武术》2006,(9):8-49
最近,我又到了河北省的白洋淀,走访了白洋淀畔的雄县聚英武术学校。我发现这个学校办得很有特色。他们要我给学校写几个字留个念。我思索了片刻,挥毫泼墨,书写了两行字:  相似文献   
86.
昌沧 《中华武术》2004,(8):29-29
今年6月6日,我和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原国际武联技委会主任张山从北京来到了我国东北。节令已是初夏,可在这儿惠风和畅,百草嫩绿,令人感到明媚依旧,春意仍浓,舒服极了!  相似文献   
87.
去年深秋。一个清晨,细雨丝丝,整个东京灰濛濛的。但东京八重洲书店大楼,在柔和的灯光下,却是亮堂堂的。在书架的“森林”里,读者之“树”,覆盖了条条通道,真有点象我当年进入完达山原始森林当采伐工的感觉。如果没有书店常务德永岩先生的热心指点,我们是要“打磨磨的”,穿不出“书林”。这个书店,建于1978年,是日本最大又较年轻的一家书店。  相似文献   
88.
“血浓于水。”中国武术协会主席、访台代表团团长李杰及8位成员,1998年8月25日到9月1日访台期间,都是这样的感受。“见面三分情。”接待单位,中华台北武术总会各位先生又都是这样说的。踏上宝岛台湾,就似到了家。住五星级的福华大饭店,一人一间(套)。总会的吴鸿昌理事长亲临机场迎接,随后举行了丰盛的晚宴,为代表团一行洗尘。第二天上午,就开始了系列的访问导参观。有武术总会、中华自北奥委会\体章总会.智能科学气功tbs以及故宫博物院、民生社区武术运动者署。第三天上午,继续访问,专程到了规模宏大的白湾体啻学院,又观蕾…  相似文献   
89.
昌沧 《中华武术》2000,(1):34-35
“你是偷渡客!你的护照是假的!”机场的海关人员不由分说地不放行。  相似文献   
90.
昌沧 《武当》2007,(3):42-42
我与老武术家李经梧先生只有一面之交。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他工作的北戴河疗养院。他给我的印象是:朴实,朴素,谦逊,热情。我对他的更多了解,是从他的好友、“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的李天骥老师那儿得到的。1987年冬,梅墨生、王大勇二位先生送来了一篇文稿,题为《仰之弥高,俯之弥深》,是介绍经梧先生先进事迹的。《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