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对我国110名二级以上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腰部损伤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腰病损伤发病率高达39.1%,分析不同级别运动员腰损伤的特点,发现羽毛球运动员专项化训练过早是腰损伤发生的训练体制因素。羽毛球运动发展特点引起羽毛球运动员某些腰病特点发生变化,而疲劳引起的身体机能不良、技术动作不规范及医务监督的不足是引起羽毛球运动员腰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第52届东京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4场比赛中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阶段以及相持阶段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改进直拍打法,进而辅助解决我国优秀直拍运动员短缺,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方法:运用四段指标评估法、数理分析法等以参加全国锦标赛的男运动员及其比赛场次为观察对象,研究我国高水平男运动员直拍打法与横拍打法的异同.结果:1)直拍打法共34人(22.8%),横拍打法共115人(77.2%);2)在直横比赛较量中,直拍胜率...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与优秀人才流动的关系、我国优秀羽毛球人才的流动形式及其影响两个主要层面,对我国优秀羽毛球人才流动的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并针对优秀羽毛球人才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优秀羽毛球人才资源丰富与基层群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急需相矛盾、脱节等现象和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为形成合理、有效的羽毛球人才流动形式,为促进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辨证唯物论的方法针对乒乓球运动的实质,明确指出控制与反控制是乒乓球运动中的主要矛盾,对乒乓球运动中实现控制与反控制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如对判断、击球质量、击球时机等技术因素,变通性、针对性、逆向思维等战术因素在控制与反控制中的作用,并对意识、心理因素在控制与反控制中的作用也进行细致分析.研究乒乓球运动中有关控制与反控制在意识、技术、战术、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正确理解控制与反控制这一对矛盾的相互依存性、制约性与促进性.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始终是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字式X线摄片机、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红外热像仪分别测量训练前后的颈椎的生理曲线前凸深度、最大屈伸活动指数、C4—6的BDM及项背区红外热象图的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并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训练前后A、C组的生理曲线前凸深度、最大屈伸活动指数、C4—6的BDM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项背区红外热象图的变化得出患部炎症的消退和病灶部位的恢复达到65%。实验结论:羽毛球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颈椎轻度退行性变的预防和治疗性锻炼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7.
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价值。对12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5个月的核心肌群训练。结合螺旋CT、MRI造影技术对患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生理曲线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腰部疼痛感大腿麻木感较参照组有较大明显改善(P<0.01)。实验结论:通过核心肌群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腰椎间盘周围韧带的牵张力消除肌肉粘连稳定腰椎等积极作用,对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止再次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运动处方对青少年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寻求对青少年健康体适能的有效干预手段,采用实验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选取高中男女学生共60名作为实验对象,分组进行运动干预,通过八周的实验,发现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比单纯的有氧运动能更有效的提高青少年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世界高水平乒乓球混双比赛8轮次中技战术能力的普遍规律,为提高我国混双成绩和打好下届奥运会混双翻身仗奠定基础。方法:观察2020-2021年共52场国际重大比赛并采集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混双8轮次技战术能力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分析轮次间的交互效应。结果:8轮次重要程度排序靠前的4轮次为:轮次8(对女发己女接)>轮次4(己女发对女接)≈轮次2(己男发对女接)>轮次7(对女发己男接);轮次2、4、8之间,某一轮次得分率的提高,会使另两轮次对获胜概率产生积极影响。结论:混双各轮次重要程度具有非衡效应,对方女运动员率先发球和接发球的轮次是混双比赛制胜关键;混双8轮次技战术能力之间相互影响,存在明显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目的 足球自诞生之日起,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这种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使得全世界的广大观众为之痴迷与疯狂。自从1994年中国足球市场化以后,更多的中国观众因此拉近了与足球的距离,尤其是甲级联赛的主客场制更是让广大观众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足球所带来的一切。茶余饭后谈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