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一、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8~9年级体育技能课(复合式片段,每个片段20分钟)教师指导下的踢球技术练习教师:由教师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向学生演示并  相似文献   
12.
<正>一、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6~7年级棒球课(3个教学片段,每个片段30分钟)棒球——在指令下的投球与接球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按照指令练习技术,尽可能精确地重复教师的演示(见表1)。目标:学生尽快掌握投球的技术。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6~7年级垒球课(多个教学片段,每个片段30分钟)教师指令下的投、接垒球(见表2)。二、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7~8年级体育课(一个片段,30分钟)命令式的棒球击球练习教师:教师决定所有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在这一风格下,教师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一、命令式风格/风格A适用于高中体育课(每个片段20分钟)。网球正手攻球练习教师角色:教师决定网球正手攻球学习内容。学生角色: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正手攻球学习内容(转肩、向后引拍、挥拍击球、跟进动作、回复动作)。目标: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网球正手攻球动作。见表1。二、练习式风格/风格B适用于10~12年级高中体育课(每个片段30分钟),见表2。在技术指导下网球正手攻球练习三、练习式结合互惠式风格适用于10~12年级高中体育课(复合式片段,每个片段30分钟),见表3。在同伴反馈下网球正手攻球练习学生:按照表3和在同伴的观察下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4.
1 问题的提出有规律训练与无规律训练是我国乒乓球界广大的教练员、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对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目前,这对训练方法已载入许多乒乓球的理专著,如《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全国体育系通用教材《乒乓球》、《乒乓球教学与训练》及《闯与创》等。一九八七年由国家体委组织编写的《乒乓球教学训练大纲》,不仅在技、战术训练部分提出要注意安排好这两种训练,而且在技术的考核内容中还具体地规定要进行有规律的与无规律的击球方式的记分比赛。在训练实践中运动员更是离不开这两种训练方法的反复运用。正如《闯与创》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对规律性很强的来球在旋转、落点、力量、速度变化适应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方可开始逐渐摆脱有规律性的来  相似文献   
15.
高校乒乓球选项课运用程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相关理论与原理,编制三套乒乓球技术的教学程序,将程序教学法引进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实验比较研究。选用7项指标反映教学效果,在实验过程进行测试,获得了两种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定量数据。结果表明: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运用程序教学法是可行的;并可获得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文中还对两种教学效果的主要致因及程序教学法运用于乒乓球选项课教学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问题,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调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8名现役巅峰期乒乓球运动员在以往接受或运用心理训练方法上有较大的差异。论文阐明了8种适合于我国巅峰期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运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与类型打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设计的“乒乓球运动员气质类型鉴别表”,可作为该项运动选材时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一、问题的提出乒乓球运动具有速度快、变化多等特点,而且各种打法类型的技术风格也有所不同,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主要应该具备的是“刚”,而防守型打法的运动员更多地需要的则是“柔”。那么乒乓球的打法类型与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气质特点有无内在的联系?在对某一运动员打法类型定向时,我们能否找到科学依据?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乒乓球拍的握法,不外乎横握与直握两种方法。在世界乒坛,这两种握拍法哪一种较为优越?历史上曾有过不少争论,此长彼短,众说纷纭。但综观各家各派之论点,无非是从打法特点、技术风格、训练成效、比赛成绩以及技、战术的运用等方面来评论、分析,而真正运用与握拍法紧密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原理来进行论证的却极为少见,这难免造成偏颇。鉴于此况,本文引用与人体结构和握拍原理最为相关的运动解剖学与生物力学对两种握拍方法进行剖析、比较,以期达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目的,使我们对横、直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