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以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现实性--幻想性测验中的攻击性分量表,对132名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体育大学生攻击性水平有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体育大学生攻击性水平具有显著差异,高年级显著高于低年级;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攻击性水平不具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2.
173.
缘分:我选择了它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新概念英语》是一部经典的英语教材。一天,我终于翻开了它。顿时,我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短小精悍的文章配上精美的插图,显得相得益彰;词汇表设计得别有一番新意;课文注释使我懂得了什么是重点;参考译文十分有趣,翻泽的内容很准确、很幽默。看来,大人们说得有道理,我也要学《新概念  相似文献   
174.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26所医学类高校的体育俱乐部的项目设置、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经费来源、学生满意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5.
“大工程”背景下的研究型大学工程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根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工程教育从无到有已达到世界规模第一,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体系不完整,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排头兵,研究型大学对于如何培养和培养什么类型、什么层次和规格的工程人才尚存在模  相似文献   
176.
一、概述物理与数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而且还是定义物理量的依据,绝大多数物理量都是用数学方法来定义的.例如:机械能就是利用数学中的“加法”定义的,动能变化是利用数学中的“减法”定义的,而动量是利用数学中的“乘法”定义的,电场强度则是利用数学中的“比值”定义的物理量.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数学中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就是:将某一物理量作为分子,将另一个物理量作为分母,把它们的比值定义为新的物理量的一种方法.例如对电场强度的定义:把放入电场的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做为分子,…  相似文献   
177.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职责。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以引导社会力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突破口,更快、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8.
还记得幼时读过的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似文献   
179.
深切的感受     
我們学校在党的領导下,貫徹执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針。半年多来,它在学校中开花結果了。不能干的事,干了! 开初,說学校要办工厂和炼鋼,認为那是鞍山鋼铁厂的事兒,我們这些山区地方,没有机器,沒有高楼大厦,沒有工程师和技术员,怎么干得了呢?說搞高产試驗田吧,那是肥沃平原地区的事情,我們这光秃秃的崇山峻岭,怎样得行呢?可是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正确方針的指导下,我們白手起家,人人  相似文献   
180.
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杭州的城市文明,推动了城市经济各方面的繁荣,并催生出以西湖游赏为独特内涵的城市审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社会政治的变革与经济的进步是推动杭州城市文化兴盛的根本基础,外来移民及其文化则加速了杭州城市文化的重组与变革,创造了新的城市文化精神。历代杭州城市建设,在极大改变了城市外观和空间格局的同时,有效适应了当时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城市区域内部职能的分化,使杭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成为全国闻名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