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选择性必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同样承担着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文化理解素养是音乐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之一,高中舞蹈教师在进行选择性必修之循环选修课程的教学时,应当理解和把握好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舞蹈技术技巧能力,还要注意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培育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提高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2.
采用体电阻法对浙江省部分城市成年人进行身体组成测量及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中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无机盐含量以及这三种成分所占体重的比率,20~29岁年龄段均高于60~69岁年龄段,呈现人体增年性老化现象;中老年体脂肪含量、体脂肪占体重比率和腰臀比均高于20~29岁年龄段,如此现象易发生由单纯性肥胖引起的疾病,应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饮食方法,并结合体育运动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33.
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人体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人体成分的比较研究,探索体育运动对人体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男女学生人体的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无机盐含量均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非体育专业男女学生人体的脂肪含量比体育专业男女学生高,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男女学生腰臀比均比非体育专业男女生低,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以往相关研究结论一致,体育运动能够增加肌肉和骨骼的重量,使多余的脂肪以热能的形式消耗,能有效降低体内的脂肪含量及体脂百分比,进而使人体成分的构成处于合理的状态.  相似文献   
34.
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有氧运动对增龄小鼠身体机能的影响,认为长期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机体肝脏、肺以及心肌和骨骼肌抗氧化水平的提高,削弱自由基对线粒体的损伤,延缓与年龄相关器官的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35.
将含有TaLEA1基因的表达载体pBI121-TaLEA1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入拟南芥,得T0代种子,抗Kan筛选得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TaLEA1基因已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6.
大学生焦虑问题与体育运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大学生焦虑问题与体育运动的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特质焦虑的三个潜变量是人格、学业压力和环境;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焦虑问题的影响,其本质是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37.
一个人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语文是基础,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的综合性强,不像数理化那样有明显的循序渐进,它虽然也有阶段性,但不可能截然分割。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尤其是“五多法”,被人们一致认为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可在实际学习中,未必很好地运用,下面我就“五多法”作一个具体的阐述,希望能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38.
牛磺酸生物学作用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磺酸(Taurine)是普遍存在于动物各种组织细胞中的一种游离氨基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牛磺酸对运动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理科专业课中素质教育途径的探索--以生物教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科专业课的教学中,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需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高质量的教材。  相似文献   
40.
学生能力发展是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调查发现,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关注较高,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影响较大,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前三位依次专业基础、先天素质和教学环境,但对以上问题的看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因此,很有必要将学生能力发展放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