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1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经过两轮多的实践,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活动由随意的、点状的“游击战”模式逐步转向了序列化的、递进式的“常规战”模式,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呈“循序渐进发展”、“阶梯式发展”、“螺旋式发展”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学生小组的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提高,个体间呈现由“点”向“线”转变,年级问呈现由“线”向“面”的转变,孩子的探究活动逐渐有深度,逐渐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了“与生活世界对话”。  相似文献   
22.
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的名称、定义与划界在语法学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义上是对立的,程度补语单纯表示程度,而状态补语包含的语义信息则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23.
昨天回到家,女儿素素问我:“妈妈,你有‘感动中国颁奖会’上的颁奖词吗?”我说:“当然有啊.电脑上一查都出来了。”“那你有没有为别人写过推荐词啊?”这下倒被女儿问住了。一想,肯定写过:推荐老师参加优秀教师评比啊,推荐老师参加某一方面的竞赛啦……  相似文献   
24.
<正>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与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既是师生双方作为社会人维护自身权利、张扬个性的需要,也是心灵沟通、心理融洽的需要。品德课程师生关系特别强调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强调师生真情投入与回报,因为品德课程以教育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为  相似文献   
25.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是我的工作之一。在听课中这些真实的片断感动过我,也引发了我的思索,“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无论是刚执教鞭的年青老师,还是耕耘数载的老教师,都会因赏识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26.
企业分离中小学应是多种形式、多种模式的,既包括政府应尽快接收条件成熟和破产企业的中小学,也包括企业内部分离,改革办学体制,按照民办学校机制运行分离的企业中小学,同时还包括企业要继续办好暂时不能分离也没有条件改制的企业中小学。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企业分离中小学的全部内容。而形式之一的企办校到地方办学的改制面临的困难最大,研究其改制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改制推进策略及改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被一步步推向市场。在企业挣脱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束缚、不断增强自…  相似文献   
27.
本文旨在考察新时期内蒙古广播事业的发展对民族音乐的传播所起的巨大作用。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的广播事业发展很快,注重内涵型的发展策略对内蒙古民族音乐的传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8.
会计委派制产生于我国经济型时期,对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强化财政督、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推动会计委派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题,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措施,才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9.
钟楼区立足原有劳动教育的基础和特色,采用“双向联动”机制推动区域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通过顶层架构、行政联动、分层研究等方式提高实验项目研究的精准性;将活动、课程、评价融合体现实验项目研究的多样性;在校内开辟“一块田”、校外联动“一个基地”,提高实验项目研究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30.
当前,中学生中存在不愿读鲁迅作品的现象。如何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教师应通过再读鲁迅作品提高自我修养,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鲁迅作品的诗意童趣,把握鲁迅作品的亲情温度,师生合作探讨抓住矛盾的焦点,交流阅读的心得等教学方法,来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真正领会鲁迅作品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