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那天,学生正在分组实验,认识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较大的圆形铁片,在铁片上面由中心向四周滴上许多蜡滴,待蜡滴凝固后,点然蜡烛,把铁片放在火上烤,观察蜡滴的熔化顺序。不一会儿,实验室里弥漫着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气味。  相似文献   
52.
体育课是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依赖于良好的课堂秩序,依赖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配合老师的讲授,达到教学活动要求。但是,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在各自思想、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下,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情绪状态和认知反映,有时会出现教师课前意想不到的事件。  相似文献   
53.
蜗牛吃纸吗     
杨晓林 《科学课》2009,(4):18-19
在一节科学课上,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材料,有蚯蚓、湿土、干土,纸盒等,其中李朋威同学带来了很多只蜗牛。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验验证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实验时许多同学用蚯蚓做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朋威用蜗牛代替蚯蚓实验,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55.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6.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第二课时,我让同学们通过分组活动认识了摩擦力的无处不在,找到了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探究性问题: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会怎么样?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有的说:“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不能写字,也不能用橡皮改正错误。”有的说:“如果没摩擦力,我们就无法上路,拿东西也非常困难。”有的说:“没有摩擦力,塑料尺就不能和头发产生静电,它也就不能吸引轻小物体。”有的说:“没有摩擦力,流星就不能在天空和大气摩擦进发出火花。”  相似文献   
57.
卡雷和基亚作为形象学的奠基者,其历史功绩是在比较文学中引入了对异国形象的研究,从而扩展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范围,使其重新焕发了活力。由于囿于实证主义原则的约束,其狭隘的爱国主义导致为政治服务的功利性目的,以及只重事实联系,而不深入探究异国形象形成的本质原因则是其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8.
59.
杨晓林 《科学课》2009,(12):39-39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上课,我开门见山提出了这个问题。同学们思考后很快猜想:电磁铁南北极可能与导线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