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抗战时期,大后方军民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斗志昂扬的歌谣,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与民众诗歌发展史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歌谣主要分为普通歌曲、民谣山歌、短歌小唱、民俗唱词和童谣儿歌等五大类,题材多样,主题鲜明,汲取了中国传统民间通俗音乐的表现技巧,借鉴了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技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抗日歌谣展示了波澜壮阔、气度恢宏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2.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23.
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物理教育中树立历史的观点,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是中外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研究课题。早在本世纪90年代,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就曾明确指出:“在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的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相似文献   
24.
图书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阵地,是拓宽青年读者视野,培养青年读者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图书馆应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素质教育,通过确定人文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精神;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促使读者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5.
一、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课堂气氛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它意味着让学生从各种束缚、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6.
<正>口述:王翠兰采写:闫峰王兆辉时间:2008年7月8日地点:云南省设计院宿舍王宅[采访整理]:王翠兰是我国云南民族民居建筑研究专家。她既是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学生学员中  相似文献   
27.
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中心的构建凝结了对中国抗战历史文献与文化长远发展战略的深入思考,对于抗战文献共建共享制度、抗战文献利益平衡机制、抗战文献合作开发模式等相关管理规范制度具有借鉴价值,对于抗战历史文献建设体系、抗战历史资源保护体系、抗战历史文化研究平台、抗战历史名城发展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8.
基于重庆市国家贫困县(区)公共图书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专家终评材料,主要梳理了评估名次、基本情况、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等4个方面的内容,仅作简要统计,少做分析评论,以供有心之士参阅。  相似文献   
29.
贫困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持续过程。文化贫困是主体性贫困,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西部贫困地区,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0.
一、抗战大后方民歌民谣专题研究背景党的十七大以后,在中央有关领导和相关部委及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市委适时提出开发传承抗战文化、服务祖国统一的重大任务.重庆市委宣传部编制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规划纲要》,2009年6月,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五次全委会,把实施这一工程写入了《重庆市委全委会决定》之中,从而使此项工程成为写入《决定》的"第一个文化工程",作为建设长江上游文化中心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2010年5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按照《纲要》要求,将以重庆图书馆前身——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抗战历史文化遗址)为载体,联合重庆市有关高校、图书馆等单位,建设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