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15篇
科学研究   9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红楼往事     
位于北京五四大街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因其红砖、红瓦,被人们习惯地称为红楼。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研档案,是学校和国家的宝贵信息资源.本文阐述了高校科研档案的特点与作用,分析了科研档案在部分高校中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种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应重视接收档案的检查验收工作王继红接收档案的检查验收工作,是提高进馆(室)档案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案卷质量的高低,在档案的各项基础业务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接收的档案质量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档案馆(室)基础业务建设的工作量,而且能方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我国在SCIE空白学科领域的学术成果现状,指出在此领域建设SCIE期刊的方法。[方法]利用InCites和Scopus数据库,获取我国SCIE空白学科领域已发SCIE论文总量、占全球百分比等指标。从未有中国英文期刊和已有中国英文期刊两个视角,研究了我国空白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结果]我国多个SCIE空白学科领域已有大量高水平SCIE论文发表,并且多个学术机构在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创新力和发展力上都领先或者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结论]在SCIE空白学科领域,通过组建学会办刊、资助优势特色期刊等办法,可以建设一批高国际影响力的英文期刊。  相似文献   
15.
没上过大学,却拥有多项技术专利;研发创新,小公司惊讶了大国企。助力油田企业提升环保,每一次出手都创造奇迹。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结识了这位老家在山东、创业在陕西的民营企业家。他,当过兵、从过政、开过出租、干过央视编导、做过外企大区经理,不惑之年创业,专注工业安全与环保,立志续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他,敢为人先,大胆革新国外技术,创新性的研发出了世界首例全自动水面浮油监测报警装置——鹰眼200  相似文献   
16.
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肝癌等重大传染病的诊治,是世界医学和科学领域多年未解的难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全球医药科研工作者正在不懈努力,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彭涛研究员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回归故土,科研争先  相似文献   
17.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一个海归创业企业,依托“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建立了我国首个以此为基础的“药物种子库”,填补了原创化合物筛选的空白,为中国药企找到了一条由产业链“底层”迈向“高端”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中国SCIE期刊学科分布,为中国英文期刊的学科布局提供依据,以提高我国英文期刊水平、吸引优质稿源回流.利用WoS和JCR,获取我国SCIE期刊的刊名、学科领域、影响因子等指标,对比分析出我国没有SCIE期刊的空白学科领域,并研究相关领域的论文产出情况.结果显示:我国SCIE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具有Ql区期刊的学科有12个,期刊数大于或等于5刊次的学科有13个,尚有71个学科没有SCIE期刊;有些空白领域已有大量SCIE论文发表,有实力创办高水平英文期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合理转化利用,对含特殊线段的解三角形问题引导学生找准切入点,有规律可循.训练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维,并通过类比推理探究新问题,培养学生直观想象、会类比推理、会运算分析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波澜壮阔的现代人类物种史诗,迷雾重重的五千年生命演进中,逸散着千年的生命再生之梦,流转着无数探寻生命线索的过往。在这条横贯了50个世纪的生命链条上,在这段穿越了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那些创世之初遗留的生命之谜,生命的生、生命的延续、生命的繁衍、生命的疾病、生命的衰老与死亡,在演进中一点点揭开,人类从被动短暂的生命过往过度到医学时代,再从庞杂纷乱的生物学研发时代,进入生命科学时代。今天,徐荣祥在再生生命科学领域缔造了首批"再生人",并宣称能够再生生命。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难题是否有了不一样的突破,生命再生的奇迹是否真的出现?徐荣祥,烧伤及烧伤外科专家,美国人道主义奖第六位获得者,唯一一位外国人获得者,中国首届青年科技创业奖获得者,中国国务院1991年授予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创始人,2013美国国策中提到的"损伤器官再生科学"的发明专利权人,GOLD BIATEC国际奖获得者。这位曾被称为"中国最具争议的科学家"不仅备受世界关注,而且引发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世界生命科学之争。本刊特与徐荣祥对话,详细解读徐荣祥本人和他的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关于再生科学的起源、发展及规划,关于他的心路、成长与期望,关于他的再生生命启动计划及经济发展计划,当然,也关于那些质疑、争议与纷争。(注:文中"记"为记者,"徐"为徐荣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