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德育本义应指道德教育。在我国古代,德、育二字是分开的。《说文解字》释德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说的是要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己’,讲的是内心修养,也就是无愧于心。[1]可见德即道德。育在《说文》中的释义为养子使作善也,即熏陶涵育子弟使其为善,育同道德教育。事实上,德育这一概念的出现,从教育史上看,是起始于中国近代教育,多半是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和同义语。[2]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笔者揭示了微博(microblog)的理念与特质,同时分析了微博自身的局限;在此基础上简述了图书馆微博的三项功能,并结合对读者的服务工作,提出了图书馆2.0环境下基于微博平台的管理模式与落实到基层部室的创新服务举措。  相似文献   
103.
生命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然选择,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不但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也包含着对人的生命进行终极关怀,提升生命境界、提高生命质量的历史使命。从本质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与生命关怀相互依托、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一个联合体,是人实现自身生命意义与超越性的基本依凭和价值向度。因此,在我国当代大学  相似文献   
104.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具有时代意识强、责任意识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道德自律弱的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主体地位动摇、教育载体选择滞后、教育内容缺乏实效等方面的困境。所以,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坚持虚实结合、交互主体、渗透引导原则。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收集制度,畅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渠道,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105.
谈住宅建设     
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的基本要素,住宅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住宅居室的设计布置需要满足物质需要,同时要合乎精神要求。即舒适方便,温馨恬静,有个性。房改制度实施,贷款制度的实施,使更多的人扩大住房面积,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人类已经跨入了新的世纪,经济技术迅速发展,思想文化高度活跃,人类社会生产和居住生活也将引起极大的变化,为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建设创造全新的契机。本文从教育、邻里、环境、健康、购物等几个方面提出粗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6.
中小学教学研究新课程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再创造成为教学过程的必须。站在课程方案的角度挖掘教材,成为新课程目标下备课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师有责任对已审定的教材做出再度调试。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起学生多思、创新的火花,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下面是我对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水乡歌》一课教材的再创造,以及形成这些做法的心路历程。对于上公开课,许多老师都愿意选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情感易产生共鸣的课型来上。我也是这样想的。在我第一次翻阅教材时,没选《水乡歌》这一课。因为它以诗歌的形式描写的是我国…  相似文献   
107.
镜头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崔羲文同学满怀深情地诵读着朱自清的《背影》,教室里出奇地安静。显然,伟大的父爱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学生,也同样震撼了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8.
总想让学生静下心来诵读一些经典。从《淘气包马小跳》《快乐星球》到《哈里·波特》,孩子们总有他们自己喜爱读的书。一节阅读课上,我问:“谁手中有《论语》?王老师想借阅一下。”小家伙儿们开始面面相觑。“大家都没有吗?王老师多想读它呀!”我用期盼的目光环视每一个望向我的孩子。也许是读懂了我脸上写满的失望,孩子们开始躲闪我的目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轻轻地叹了口气。“王老师,我家可能有。”中队长李苒迟疑地举起了手。“太好了!借我看看可以吗?”我满脸是灿烂的笑容,高兴得像个孩子。“上学期,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好像是………  相似文献   
109.
新课程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再创造成为教学过程的必须。站在课程方案的角度挖掘教材,成为新课程目标下备课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师有责任对已审定的教材做出再度调试。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起学生多思、创新的火花,促使学生语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0.
《荔枝》案例:(大屏幕出示文中母亲吃荔枝时的片段,生找出母亲吃荔枝时的动作。)师:母亲吃荔枝和我们平时吃荔枝有什么不同?生1:母亲吃荔枝时是“不停地抚摸“”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可见荔枝被母亲托在手里端详了许久,像是在端详一件珍贵的工艺品。而我每次都是把荔枝剥开后,根本不去看,一口就吞了下去,像个馋猫。生2:我每次吃荔枝总是不经意地把皮撕破,而母亲是“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那样轻柔,好像怕把它弄疼了似的。看来,荔枝在母亲眼里显然是成了有生命的东西。生3:我吃荔枝时是剥开皮捏起来就吃了,而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