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汉语主语成分,无论是否由专名(含限定摹状词)充当,无论是由哪些词、短语充当,无论是否与话题成分重合,都是含有存在预设的。主语成分的存在预设可分为物理世界的存在预设和心理世界的存在预设,物理世界的存在预设,又可分为个体的存在预设和类的存在预设;承认心理世界的存在预设是"主语预设无例外论"的立论关键。所有假说类语句的主语依然含有存在预设。不定指名词项充当主语也必含存在预设。"存在句"中的主语含有心理世界的存在预设。分析汉语主语成分的"存在预设",应注意避免混淆语言表达式的两种不同用法,即:它的提及和它的使用。研究汉语主语成分的预设,有助于深化"预设的否定测试法"的有效性的认识,有助于深化汉语预设触发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语文创造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就创造教育的定义、语创造教育的基本任务、素质的构成、素质教育的特性、语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创造性思维教育与语素质教育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3.
按其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不同,现代汉语宾语可分为受事宾语、对象宾语、结果宾语、工具宾语、材料宾语、方式宾语、处所宾语、时间宾语、目的宾语、原因宾语、表称宾语、主体宾语、存在宾语、致使宾语、数量宾语、予夺宾语、虚指宾语,这是一个穷尽了所有宾语个体的分类.受事、对象、工具、材料、方式、处所、时间、原因、指使和予夺等宾语的所指事物、事态均被预设存在;结果、目的、主体和存在等宾语虽然不含有个体事物存在预设,但含有类事物存在预设;表称宾语或者含有名称存在预设,或者含有名称所指事物存在预设;数量宾语预设数量词语所指的数量存在;虚指宾语不含存在预设.现代汉语的“宾语”其实是一个原型范畴,非原型宾语是原型宾语通过转喻、隐喻不断扩展的结果.现代汉语宾语成分的预设分析,应从语义、语用、句法等多个维度进行,而从句法成分语义关系的维度进行分析是关键.对宾语预设情况进行穷尽式描写,有助于弄清汉语动-宾结构体的生成机制,有助于找到各类动词与句子预设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4.
时光倒回到晚清道光十三年秋后的一个良辰吉日,在湘中双峰县荷叶镇(旧时为湘乡县荷塘乡)白玉堂的农户家里,张灯结彩,喜联高挂,乡人忙忙碌碌,这是这家曾姓主人为其长子曾国藩完婚而大摆酒宴。  相似文献   
25.
试析虚拟性让步句的规约隐涵和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性让步句“即使p,也q”,有假言虚让句和实言虚让句之分,实言虚让句有显性实言虚让句和隐性实言虚让句之别。假言虚让句的规约隐涵是“若非p,则更q”;预设是(1)“实际上不是(会)p”或“实际上很可能非p”或“实际上不可能p,”(2)“若p,则一般非q”。显性实言虚让句的规约隐涵是“若非P,则更q”;预设是(1)“实际上一般不会(是)p”或“实际上与p存在量的差别,”(2)“若p,则一般非q”。隐性实言虚让句的规约隐涵是“要是p,则仅仅q”;预设是(1)“p为真,”(2)“若p,则可以非q。”研究虚拟性让步句的隐涵和预设应重视相关概念的界定。  相似文献   
26.
论语感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论三个层面上的语感定义;分别从语感过程和结果的视角,揭示和论证了语感的直接性、整体性、联想、想象性,情感性,个体差异性。模糊、或然性;辩析了语感与一般感觉的关系;指出语感不等于语感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构件应是语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体,而不是孤立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27.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语言表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本文试从现代语用学的角度,利用会话原则的基本理论剖析林黛玉的言语交际情况,分析其成败,以期从中发现一些指导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28.
语义预设的表达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逻辑语义学的视角、语义预设的本质出发进行研究,可以展现语义预设的全面、系统的表达功能。语义预设为句子(群)、语段的组织或展开提供了基本法则;运用语义预设,能使表达变得简练、自然、含蓄,可以强化话语内容的可信性,可以表达那些不便于直接表达的意思,可以获取那些不便于直接获取的信息,可以摆脱交际困境,实现成功交际,可以创造审美对象,营构文学语篇发展的背景。  相似文献   
29.
作为一部"体大而虑周"的文艺理论专著,<文心雕龙>把研究的触角指向谬误问题.归纳起来,它所论及的谬误大致有如下八种,即:文浮于理;矫诞谬典;穿凿傍说;用典不实;辞巧理拙;诋诃善骂;遣词不当;注释谬误.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